病毒学报

2022, v.38(03) 563-57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福建省2012-2020年麻疹野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alysis of Wild Measles Virus Strains in Fujian Province,China,During 2012-2020

张苏晗;杨秀惠;陈致飞;李东;郑凝旋;尤娜;

摘要(Abstract):

为了解2012-2020年福建省麻疹野毒株病毒核蛋白N基因及H基因的变化,探讨其流行规律,本研究收集2012年-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的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开展病毒分离,应用RT-PCR方法扩增MV的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与WHO推荐24个麻疹病毒基因型参考株、中国S(Shanghai,上海)191疫苗株、H1a中国代表株(China93-2)进行对比分析,从2012-2020年共收到1217例麻疹核酸检测阳性的疑似麻疹病例的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出83株麻疹病毒野毒株,其中76株为H1a亚型,5株B3基因型,2株D8基因型。H1a亚型可分为2个独立谱系Lineage1~2,MV H1a基因型毒株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为99.82%~99.98%和99.91%~100%。2018年及2019年福建省首次分离到B3基因型麻疹病毒及D8基因型麻疹病毒为输入性基因型,B3基因型毒株高度同源,D8基因型毒株同源性100%。H1a基因型为福建省本土野毒株优势基因亚型,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存在同一野毒株持续循环,同一地区同一年份也具有不同的传播链。从83株麻疹野毒株中随机选择51株进行H基因全长序列(1 854bp)进行序列测定。根据H基因序列的亲缘性关系图,51株野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为97.24%~98.01%和97.53%~98.64%。与S191疫苗株相比,在氨基酸200位点N天冬酰胺→D天冬氨酸,240位点S丝氨酸→N天冬酰胺,导致潜在糖基化位点的改变,但重要的氨基酸功能位点仍高度保守,目前我国使用的麻疹疫苗对流行麻疹野毒株仍有效果,仍需加强输入型麻疹病例的监测,避免造成本地传播。

关键词(KeyWords): 麻疹病毒(MV);基因型;核蛋白(N);血凝素蛋白(H)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张苏晗;杨秀惠;陈致飞;李东;郑凝旋;尤娜;

DOI: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413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