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论著

  • 蛋白激酶CK2与PrP蛋白的体外相互作用研究

    陈建明;高晨;石琦;高永军;雷艳君;单冰;董辰方;王桂荣;石崧;韩俊;董小平;

    为了探讨蛋白激酶CK2与PrP是否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人源细胞系SH-SY5YcDNA中分别扩增出蛋白激酶CK2α和CK2β基因,并在E.coli中表达了融合蛋白HIS-CK2α和GST-HIS-CK2β。利用pull-down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rP与CK2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重组PrP可与CK2α出现特异性结合,但不与CK2β发生反应。天然状态下脑组织中的CK2与PrPC也发生相互作用。PrP与CK2α亚基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PrP的C-端90~231位氨基酸。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人重组和天然CK2和PrP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依据,为深入探讨CK2与朊蛋白作用的生物学意义和在朊病毒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线索。

    2008年05期 335-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3 ]
  • HA基因322位和329位氨基酸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毒力的影响

    唐应华;吴培培;孙庆;彭大新;张文俊;李彦芳;汪文斌;龙进学;张评浒;刘秀梵;

    A/mallard/Huadong/S/2005(S,IVPI=2.65)和A/mallard/Huadong/Y/2003(Y,IVPI=0),是对麻鸭具有不同致病力的病毒。两病毒的HA裂解位点区有2个氨基酸差异,S病毒在HA裂解位点区322是Leu(L322),329位缺失(-329),而Y病毒322位是Gln(Q322),329位是Lys(K329)。根据这两个位点的差异,利用反向遗传系统,以S和Y病毒各自为骨架,拯救HA基因突变病毒,检测获救的突变病毒对麻鸭的毒力。可以得知,以S病毒为骨架,将S病毒HA基因322位Leu替换为Gln和(或)在329位添加Lys,以及用Y病毒的HA(Q322L,K329-)替换S病毒HA,获救的重组病毒对麻鸭亦完全无致病力;但以Y病毒为骨架,将Y病毒HA基因322位Gln替换为Leu和(或)在329位缺失Lys后,Y重组病毒对麻鸭的毒力上升。结果提示,S和Y病毒HA基因裂解位点区322和329氨基酸残基突变或缺失均影响病毒对麻鸭的致病力,且HA基因与其它基因的匹配性显著影响病毒对麻鸭的致病力。

    2008年05期 340-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18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蛋白介导的E蛋白假型鼠白血病病毒的构建

    夏平安;党占国;周斌;陈溥言;崔保安;邱璜;卢高峰;

    利用RT-PCR法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5和ORF6基因,分别构建pcDNA-ORF5、pcD-NA-ORF5/6和pcDNA-ORF5-ORF6真核表达载体,磷酸钙共沉淀法瞬时转染293T细胞,48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PRRSVORF5基因编码囊膜蛋白(E蛋白)能在在293T细胞表面表达,而由共表达M蛋白(ORF6基因编码的基质蛋白)介导的E蛋白的表达量比单独E蛋白表达量高,串联表达与单独E蛋白相比较低。将pcDNA-ORF5、pcDNA-ORF5/6和pcDNA-ORF5-ORF6分别与MuLV假病毒构建体系的两种骨架载体pHIT60(包括MuLV的结构蛋白基因,即gag和pol)和pHIT111(为MuLV的基因组,还包括一个报告基因LacZ)瞬时共转染293T细胞,48h后收集假病毒上清,超速离心后通过Westernblot证实E蛋白能够在此假病毒颗粒表面表达,证明E蛋白已整合到此假病毒粒子表面。将整合PRRSVE蛋白的假病毒粒子分别感染Marc-145和PAM宿主靶细胞,均能检测到LacZ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假病毒粒子具有感染性,且由M蛋白介导的MuLV-E/M感染性比MuLV-E假病毒感染性高。

    2008年05期 345-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62 ]
  • 鸭胚成纤维细胞中鸭瘟强毒的增殖特性研究

    郭宇飞;程安春;汪铭书;贾仁勇;文明;周伟光;周毅;陈孝跃;

    通过细胞培养物光学显微观察、细胞超薄切片研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鸭胚成纤维细胞中鸭瘟强毒的增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瘟强毒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后42h,可使细胞培养物出现大量明显的蚀斑病变。细胞培养物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研究表明,病毒核酸在胞核内常集中分布,呈直径35~45nm的圆形颗粒状;核衣壳在胞核和胞浆内都有分布,呈直径90~100nm的圆形颗粒状;成熟病毒位于胞浆空泡内,呈直径150~300nm的圆形,有囊膜和皮层结构;病毒通过囊膜与胞膜融合入侵细胞,在核内生成核酸、装配核衣壳,在胞浆中得到皮层,出芽到胞浆空泡内获得囊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胞外。定量PCR研究表明:鸭瘟强毒接种细胞后10h开始明显复制,接毒后30h时含量趋于稳定,接毒后22h时开始向胞外释放,50h时达最大值,细胞和上清中病毒含量的增幅均为103左右,病毒主要存在于细胞中,其含量为上清的102~103倍。

    2008年05期 352-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52 ]
  •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广东分离株全基因克隆及其遗传演化分析

    刘大飞;刘明;刘春国;杨涛;刘大程;

    为了研究H1N1亚型SIV遗传演化与变异的特性,采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A/Swine/Guangdong/LM/2004(H1N1)的8个基因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LM株SIV各基因片段均未发现核苷酸插入或缺失现象。HA切割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序列为IPSIQSR↓G,与高致病性SIV的H1N1亚型毒株的分子特征不符合。HA基因含有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4个在HA1的第11、23、87、和276位,增加2个分别在HA2的154和213位点;NA基因不仅在58、63、68、88和146位含有高度保守的N-糖基化位点,而且在44和235位增加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这可能是近期H1N1亚型SIV的一个分子特征。核苷酸同源性结果:HA基因与类人谱系的流感病毒分离株有很高的同源性(99%),而其他基因均与古典猪谱系的流感病毒分离株同源性较高(87%~98%)。从绘制的各个片段进化树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该毒株HA基因可能来源于类人谱系的流感病毒;而其他基因来源于古典猪谱系的流感病毒。

    2008年05期 358-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59 ]
  •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宋振辉;郭万柱;

    采用ST细胞培养,免疫荧光、理化试验、中和试验、电镜观察等方法,从四川疑似猪腹泻病料中分离到1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命名为SC-Y。分离株在ST细胞上盲传至第8代时可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病毒滴度TCID50为10-3.664/0.05ml,中和指数为52。应用长链RT-PCR技术成功地扩增出了覆盖SC-Y株全长基因组的5个片段,通过BioEdit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确认SC-Y株基因组全长28590bp,包括7个开放阅读框,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长315nt,3′端非编码区长277nt。TGEV基因组系统进化树显示,SC-Y株与美国Purdue株可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2008年05期 364-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460 ]
  • 蛋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王辉;崔治中;

    通过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及特异性单抗的间接荧光抗体反应(IFA),从中国商品代蛋鸡群中首次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对其env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3′-末端(3′-Ter)序列与国内外来源于白羽肉鸡的毒株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两株病毒的gp8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外5个毒株同源性仅为83.4%~87.3%,与国内来源于白羽肉鸡的8株病毒同源性也仅为86.4%~89.6%。gp37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5个国外毒株同源性为91.8%~97.0%,与8个国内毒株同源性为93.9%~95.9%。另外,国内来源于白羽肉鸡的各毒株的3′-Ter序列在"E"区均有明显缺失,但本次分离的来源于蛋鸡群的毒株在"E"区没有缺失突变。与所列出的13株国内外毒株相比,这两个毒株在3′-Ter的缺失最少,较接近于原型株HPRS-103。显然这两株病毒的来源不同于国内白羽肉鸡。

    2008年05期 369-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3 ] |[阅读次数:383 ]
  • 果子狸源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邵昱昊;韩宗玺;陈露菲;孔宪刚;刘胜旺;

    在广东省采集的果子狸样品共192份,处理后接种Vero-E6细胞,从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在Vero-E6细胞上盲传至第4代开始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内颗粒增多,细胞收缩、变圆,最后细胞从瓶壁脱落。经电镜观察发现,病毒粒子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呈正二十面体对称,具有呼肠孤病毒的形态特征,将病毒命名为MaskedPal m Civet/China/2004(MPC/04)。红细胞凝集试验表明该病毒能凝集健康人O型血红细胞,不能凝集SPF鸡、实验用普通级牛、大鼠和豚鼠的红细胞,这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血清1型的红细胞凝集谱相符。理化特性试验表明该病毒对氯仿有抵抗力;能耐受pH3.0的酸性环境;50℃水浴1h病毒未丧失感染能力;1mol/L MgCl2能提高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为了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证实该病毒是呼肠孤病毒,用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的片段。测序结果经NCBI BLAST比较,选取同源性较高者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该片段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血清1型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以上结果证明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

    2008年05期 376-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0 ]
  • 中国猕猴预存抗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对腺病毒体外感染单核细胞效率的影响

    庄秋传;孙彩军;李锋;冯立强;刘宜楚;陈凌;

    为了探索通过血液系统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方法,以中国猕猴为动物模型,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serotype 5,HAd 5)为载体携带报告基因在体外直接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首先对HAd5在体外感染PBMC的条件进行优化,证实离心力可提高HAd5的感染效率;细胞分群结果表明HAd5特异感染PBMC中的CD14+单核细胞,仅感染小部分自然杀伤细胞,但几乎不感染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首次发现:猕猴体内预先存在的抗HAd5中和抗体滴度越高,其单核细胞在体外对HAd5的易感性越强。这种现象将拓宽基于腺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和疫苗的临床应用范围,尤其是对预先存在腺病毒中和抗体的人群更具意义,为探索更方便有效的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带来新的思考。

    2008年05期 383-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6 ]
  • 新城疫病毒分离株HN和P基因分子进化及其相关研究

    梁俊文;于可响;陈静;王贵升;庄文忠;田夫林;

    为探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磷蛋白(P)基因遗传特性以及相互关系,将1997~2005年间国内分离到12株NDV毒株,分别进行HN和P基因克隆测序,结合15个已发表的国内外不同时期的NDV毒株HN和P基因,计算所有毒株HN和P基因的不同核苷酸和氨基酸片段进化距离,利用统计软件进行了不同片段间进化距离的方差分析,HN或P基因核苷酸进化距离与毒株分离时间、HN或P基因片段与其全长间以及HN和P基因全长间的相关分析。统计分析显示:NDV HN或P基因不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片段变异程度不一样;不同毒株间HN或P基因片段与其全长间以及HN和P基因全长间无论是核苷酸还是氨基酸遗传变异高度相关。以上说明,NDV HN和P基因虽以不同的方式进化,但是HN和P基因遗传变异的趋势是相同的。HN和P基因的变异与分离时间有一定的联系。

    2008年05期 390-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59 ]

简报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