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萌;申辛欣;冯志山
免疫PCR(Immuno-PCR,IPCR)技术是一种结合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特异性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与ELISA相比,IPCR由于PCR技术指数扩增的能力,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fg/mL。由于具有高灵敏度,IPCR在微量非核酸分子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IPCR和改良IPCR的原理和优缺点,概述了IPCR技术在病毒、细菌、寄生虫、肿瘤标志物、真菌、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影响IPCR技术检测的因素并展望了IPCR技术的发展趋势。
网络首发时间: 2023-11-22 17:05:32[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被引频次:0 ][下载次数:108 ] - 黄小丽;陈龙;姚相杰;孟君;周莎;刘婉秋;张玉萍;何雅青;胡贵方
了解COVID-19流行期间(2020-2022年)深圳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d and mouth disease,HFMD)优势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6(Coxackieviurs A6, CVA6)的流行情况以及其VP1区的分子特征,为有效预防HFMD提供科学依据。2020-2022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病例样本共1733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随机挑选分布于不同月份经RT-PCR判定为CVA6阳性的样本共108例进行VP1全长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VA6进行分子系统发育与氨基酸变异分析。1733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检出EV阳性1627份,总检出率为94.65%(1627/1733);检出CVA6阳性1042份,CVA6检出率为60.13%(1042/1733)。2020-2022年各年度HFMD主要病原体均为CVA6,各年的检出率分别为84.62%(341/403)、46.70%(382/818)和62.30%(319/512)。基于VP1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2020-2022深圳地区测定的77株CVA6毒株均属于D3a基因型,但处在两个明显不同的进化分支,两个不同进化分支的CVA6毒株之间存在L15P和V173I两个氨基酸差异位点。77株CV-A6毒株之间,核苷酸相似性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1.8%~100%和97.2%~100%,其VP1氨基酸序列出现了19个(7.20%, 19/264)氨基酸多态位点。CVA6是2020-2022年深圳市引起HFMD的主要病原体,在2020年是绝对优势型别。深圳地区流行的CVA6仍然是我国大陆地区主流基因亚型D3a,但是表现出了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网络首发时间: 2023-11-22 12:51:42[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被引频次:0 ][下载次数:43 ] - 赵小蒙;尹一凡;林敏;汪晨;郑子峥;夏宁邵;张军
新冠疫情使得RNA疫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依据RNA分子形式的不同将RNA疫苗分为三种类型:非复制型传统mRNA疫苗、环状RNA疫苗和自复制型RNA疫苗,并对其技术特点及在新冠病毒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网络首发时间: 2023-11-21 16:40:09[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被引频次:0 ][下载次数:338 ] - 杨宣叶;胡欣妍;高明阳;吴玉湖;王进千;马忠仁;马晓霞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and B viruses, IAV, IBV)作为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中流行可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流感疫苗接种主要是诱导产生病毒中和抗体来抵抗流行毒株对机体的侵染。随着对流感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在预防流感病毒侵染机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学者所关注。因此,明确机体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抗流感病毒侵染的作用机制,并了解对其作用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这将有助于科研人员在流感疫苗设计过程中更加兼顾新型疫苗在激活特异性T细胞反应性能上的提升,为设计出可诱导强大、广谱而持久免疫活性的新型流感疫苗提供依据。
网络首发时间: 2023-11-21 15:21:15[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被引频次:0 ][下载次数:89 ] - 汪晨;尹一凡;林敏;赵小蒙;郑子峥;夏宁邵;张军
自组装纳米颗粒作为抗原展示平台可以有效增强抗原的免疫效果和稳定性,是有前景的疫苗技术。新冠疫情加速了颗粒化新冠疫苗的发展,目前已有一些应用纳米颗粒的新冠疫苗处于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介绍了几种自组装颗粒化抗原展示平台在新冠疫苗中的应用,并对其免疫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网络首发时间: 2023-11-21 15:18:07[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被引频次:0 ][下载次数:61 ] - 李函凝;傅佳美;高志勇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 HAstV)属于星状病毒科,包含多种基因型,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的重要病原之一,偶尔也可在人员密集场所引起疫情的暴发。除消化系统以外,HAstV还可以在其他系统中被检出,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研究最为广泛。目前HAstV的检测方法较前有所完善,已有多种分子检测技术和细胞模型被用于HAstV的研究和检测。本文就HAstV的病原学特征、常用检测方法、所致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网络首发时间: 2023-05-12 16:48:20[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被引频次:0 ][下载次数:114 ] - 陈荣华;李勤光;赵敏;陈惠聪;康惠玲;柳丽娟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和血浆抗体检测是目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重要依据。为比较分析SARS-CoV-2感染病例鼻拭子与咽拭子的病毒核酸检测及其血浆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4例COVID-19确诊病例鼻拭子与咽拭子标本的SARS-CoV-2 ORF 1ab基因和N基因,并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浆标本中的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结果显示,在4例COVID-19确诊病例中,鼻拭子中病毒ORF 1ab基因及N基因的核酸扩增信号均强于咽拭子,Ct值均低于咽拭子;血浆病毒抗体检测仅发现1例标本SARS-CoV-2 IgG单阳性。本研究结果提示,鼻拭子标本的病毒含量明显高于咽拭子标本,血浆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是COVID-19辅助临床诊断的有效工具。
网络首发时间: 2021-04-08 17:02:37[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被引频次:0 ][下载次数:521 ] 下载网络首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