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报

2016, v.32(06) 694-70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EV-A71和CV-A16感染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诱导差异性IFN-I产生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Expression of Type-ΙInterferon Production Pathway-Related Genes Induced by Infection Due to Enterovirus 71 or Coxsackievirus A16 in Normal 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宋杰,胡雅洁,李嘉祺,王晶晶,郭磊,郑惠文,宁若彤,王丽春,李琦涵,刘龙丁

摘要(Abstract):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sackievirus A 16,CV-A16)。EV-A71感染易引发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而CV-A16感染所致的症状普遍较轻,且CV-A16容易引发重复感染,但目前其中的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EV-A71与CV-A16感染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后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Ι)产生相关基因的改变。结果发现EV-A71感染后TLR3、TLR7、RIG-I、MDA5、MAVS、MyD88、IRF3、IRF7、IFNα和IFNβ的基因表达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地上调,而在CV-A16感染后仅MDA5显著性上调;TLR3和IRF3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性地下降,而其它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地变化。此外,病毒滴度和病毒拷贝数的检测结果显示,CV-A16在16HBE上的复制效率明显高于EV-A71。上述结果提示我们EV-A71和CV-A16感染16HBE对其IFN-I产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完全不一样,且CV-A16更容易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本研究为EV-A71和CV-A16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异的机理研究以及CV-A16重复感染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KeyWords):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呼吸道上皮细胞;干扰素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81373142),题目:肠道病毒71型感染相关的免疫分子转录组学研究;;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生物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号:2015GA010),题目:EV71-CoxA16联合疫苗的研究及其他疫苗研究

作者(Author): 宋杰,胡雅洁,李嘉祺,王晶晶,郭磊,郑惠文,宁若彤,王丽春,李琦涵,刘龙丁

DOI: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306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