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报

2022, v.38(01) 28-3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腮腺炎病毒三种实验室常规灭活方法效果评价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ree Routine Inactivation Methods on Mumps Virus in Laboratory

周杨子;朱贞;祝双利;刘莹;毛乃颖;崔爱利;

摘要(Abstract):

探究几种实验室常规消毒灭活方法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效果,为实验室进行腮腺炎病毒消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热灭活、紫外线灭活和化学试剂灭活三种方法对腮腺炎病毒进行灭活处理,灭活处理后腮腺炎病毒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病毒滴定,评估上述灭活方法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效果。热灭活方法显示,腮腺炎病毒对热敏感,随温度升高和热灭活时间增长对腮腺炎病毒灭活有明显加强作用。65℃30min、60min和70℃10min、30min、60min可有效灭活腮腺炎病毒;紫外线灭活方法显示,紫外线照射15min,30min,60min均可有效灭活涂抹在平皿表面的腮腺炎病毒,但对毒株液倾倒导致的MuV液体不能达到完全灭活效果;化学试剂灭活方法显示,三氯异氰泡腾片、1%过氧化氢、3%过氧化氢和75%乙醇根据试剂说明书处理后病毒均能有效灭活腮腺炎病毒。三种灭活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实现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可以作为实验室常规灭活腮腺炎病毒方法。建议使用65℃30min或70℃10min对腮腺炎病毒进行有效灭活。紫外线适用于对腮腺炎病毒进行表面消毒,但对液滴状病毒污染建议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有效灭活。

关键词(KeyWords): 腮腺炎病毒;热灭活;紫外线灭活;化学灭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号:2018ZX10734401),题目: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和重要病原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号:2018ZX10713001-003),题目:病毒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症候群病原谱构成及流行规律研究;“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号:2018ZX10713002),题目: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谱和病毒基因变异变迁规律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18YFC1200602),题目: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人用疫苗的研制与制备技术~~

作者(Authors): 周杨子;朱贞;祝双利;刘莹;毛乃颖;崔爱利;

DOI: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406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