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智博;段晓健;郭晋源;徐瑾;宋金华;宋晶晶;夏百成;王慧玲;崔爱利;朱贞;毛乃颖;许文波;张燕;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的一个重要病原,尤其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为了解河南省漯河市SARI住院患者中RS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RSV预防控制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采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漯河市SARI住院病例的咽拭子,并收集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RSV A/B阳性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入组1335例SARI病例,其中220例(16.48%)为RSV阳性,A和B亚型分别占64.55%和30.45%。RSV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1.36%),2岁以下婴幼儿占RSV感染病例的一半以上(占55.37%)。RSV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次年1月,不同年份流行季可前后相差一个月。A、B亚型在不同月份可单独流行也可共流行。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2-8月SARI病例数较往年同期减少60%以上,RSV阳性率在2020年2-8月降低为0。与非RSV感染组相比,RSV更易感染2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更高(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本研究通过近3年SARI病例监测,揭示河南省漯河市RSV感染以冬春季常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是防控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由于限制性防控措施的干预,RSV感染大大降低。本研究将为RSV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预防性干预手段的使用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2021年03期 v.37 554-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 ] - 陈萱;荆红波;郑玉玲;张力文;律清宇;姜永强;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属于副粘液病毒科,是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RNA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引起全球婴幼儿高致死率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仅次于疟疾,但用于检测RSV感染的选择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原理,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gM抗体AlphaLISA快速检测方法。小鼠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偶联的受体微球与临床血清样品中RSV特异性IgM抗体结合,RSV特异性IgM抗体再与生物素标记的RSV抗原结合,生物素连接偶联链霉亲和素的供体微球;受体微球和供体微球的距离被拉近小于200nm,680nm荧光激发供体微球生成单线态氧,扩散给受体微球,发射波长为520~620nm的荧光,荧光强度与血清中RSV特异性IgM抗体呈正比。结果显示,该方法批内变异系数与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不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与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总符合率达83.33%。该方法具有微量检测、快速省时、操作简便等优势,可快速检测RSV的IgM抗体,为早期确诊RSV感染提供高效可行方案。
2021年03期 v.37 56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董芳娟;赵瑞丽;张煜;郝宇卉;魏增云;皇甫亮;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包膜糖蛋白gp120促进P2X7受体激活与AIDS痴呆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右美托咪定(Dex)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中能够抑制P2X7受体表达并改善认知功能,但Dex在AIDS痴呆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尚不明确。为了研究Dex对HIV-1包膜糖蛋白gp120诱导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gp120组、BzATP组、gp120+Dex组、gp120+Dex+BzATP组,进行侧脑室灌注gp120、P2X7受体激动剂BzATP组或腹腔注射Dex的操作。采用定位航行实验检测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实验检测探索时间,试剂盒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含量,DHE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簇(ROS)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2X7受体、NLPR3、caspase-1、p-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gp120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探索时间缩短,海马中IL-1β、IL-18、TNF-α、ROS、MDA的含量及P2X7受体、NLPR3、caspase-1、pp38MAPK的表达水平增加,SOD、GPx的含量降低;与gp120组比较,gp120+Dex组的逃避潜伏期缩短,探索时间延长,海马中IL-1β、IL-18、TNF-α、ROS、MDA的含量及P2X7受体、NLPR3、caspase-1、p-p38MAPK的表达水平降低,SOD、GPx的含量增加;与gp120+Dex组比较gp120+Dex+BzATP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探索时间缩短,海马中IL-1β、IL-18、TNF-α、ROS、MDA的含量及P2X7受体、NLPR3、caspase-1、p-p38MAPK的表达水平增加,SOD、GPx的含量降低。以上结果表明,Dex对HIV-1包膜糖蛋白gp120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抑制P2X7受体及下游NLRP3、p-p38MAPK表达是介导这一改善作用的可能机制。
2021年03期 v.37 567-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张思思;谢达奇;胡文奕;邓媛;
细胞凋亡是造成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过程中心肌损伤的重要因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否抑制VMC发病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凋亡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将分析EGCG对VMC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MC组(腹腔注射CVB3悬液造模)、VMC+EGCG组(腹腔注射CVB3悬液造模后腹腔注射EGCG)、VMC+EGCG+LY组(腹腔注射CVB3悬液造模后腹腔注射EGCG及PI3K抑制剂LY294002)。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及乳酸脱氢酶(LDH),心肌中CVB3滴度及RNA表达、HE染色、凋亡基因及p-PI3K、p-P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MC组血清cTnI、LDH含量、心肌中CVB3滴度及RNA表达、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心肌中Survivin、p-PI3K、p-PKB表达降低(P<0.05);与VMC组比较,VMC+EGCG组血清cTnI、LDH含量及心肌中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心肌中Survivin、p-PI3K、p-PKB表达升高(P<0.05),心肌中CVB3滴度及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VMC+EGCG组比较,VMC+EGCG+LY组血清cTnI、LDH含量、心肌中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心肌中Survivin、p-PI3K、p-PKB表达降低(P<0.05),心肌中CVB3滴度及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以上结果表明EGCG对VMC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激活PI3K/PKB通路有关。
2021年03期 v.37 575-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朱以敏;刘静;刘丽丽;李意杰;阚慧;李亚欣;张文;陆国平;郑英杰;
病毒是儿童脑(膜)炎发病的重要病原体,为全面了解脑(膜)炎儿童脑脊液中的病毒感染情况,采集2019年6月-2019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6例病毒性脑(膜)炎(Viral encephalitis and meningitis,VEVM)儿童脑脊液标本,通过两种核酸检测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病毒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到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82.42%)、浓病毒亚科(Densovirinae,9.07%)、指环病毒科(Anelloviridae,3.21%)、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0.85%)、星状病毒科(Astroviridae,0.76%)和小双节RNA病毒科(Picobirnaviridae,0.38%),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到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HSV-1)、人单纯疱疹病毒4型(Epstein-Barr virus,EBV)及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检出率分别为42.31%、7.69%、7.69%和3.85%。本研究初步明确了26例VEVM儿童脑脊液病毒信息,为深入研究其病原学进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2021年03期 v.37 583-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张莹;方圆;文志;林康;李文丽;周畅;柳燕;王林定;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在中国新疆,KSHV感染率比较高,KSHV在免疫缺陷患者和静脉吸毒者中感染率也比在普通人群中高。为了进一步研究KSHV在安徽北部地区恶性肿瘤人群中的感染率和高风险因素,初步探讨KSHV与肿瘤的发生之间相关性,研究KSHV的高发人群特点,本研究选用KSHV病毒重组蛋白ORF65、ORF 73和K8.1为抗原,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500份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样本及200份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样本进行KSHV抗体检测,分析KSHV的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结果显示500例肿瘤患者KSHV阳性总数170例,总阳性率为34%,200份健康人群KSHV阳性总数22例,总阳性率为11%,肿瘤人群KSHV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01)。其中肺癌、肝癌、结肠癌、宫颈癌、乳腺癌样本KSHV阳性率分别为36.4%,34.1%,41.7%,28.6%,30.3%,此5组肿瘤组KSHV阳性率也分别高于健康人群,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5组肿瘤样本之间KSHV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各组肿瘤样本分别与性别、乙肝五项、丙肝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安徽北部地区恶性肿瘤患者KSHV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国普通人群总体KSHV抗体阳性率,证明KSHV在恶性肿瘤人群中呈现较高比例的分布。
2021年03期 v.37 59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邵玉平;王作虪;任丽萍;陈涛;方兴;任毅;郝爽;王文思;姚文清;
人腺病毒(Human mastadenoviruses,HAd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病原体,在儿科患者中普遍存在。本研究首次报道了2017年从辽宁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一株人腺病毒1型重组株LN2017,并对其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我们首先测定了LN2017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其与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来自8个国家的38个参考株一起,构建了基于全基因组、Hexon基因,Penton base基因,Fiber基因和E3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并用RDP4.97和SimPlot3.5.1软件进行了重组分析。结果显示,LN2017病毒为HAdV-C亚属,其Hexon,Penton base和Fiber基因与HAdV-1高度相似,但是其E3基因和HAdV-2、HAdV-6高度相似。重组分析显示毒株LN2017是一个重组病毒,在E3基因区域和HAdV-2发生了重组,重组区域位于28045-31042。本研究首次证实了LN2017与GenBank中的JX173080(埃及株E13)、MH183293(上海株SH2016)和MH121110(德国株43C1)具有相同的重组方式,在HAdV-1内构成一个独立的分支。未来,有必要对该分支人腺病毒1型重组株的致病性和临床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并继续加强对HAdV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2021年03期 v.37 596-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周豪杰;王晨旭;马强;李媛;高传玉;张守涛;
本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简单有效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纯化方法,为基因治疗提供有力载体,推进rAAV的基因治疗走进临床。我们选用国际通用的无辅助病毒包装体系,将pAAV-cTnT-eGFP,pAAV-R2C9和pHelper三种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系进行病毒包装,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包装效率;应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对收获处理后的病毒液进行纯化,包括第Ⅰ轮高pH下的除杂纯化和第Ⅱ轮以严格密集梯度洗脱为特点的进一步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WB)对纯化产物进行检测,使用Q-PCR法测定病毒滴度,最后再通过透射电镜对病毒颗粒进一步验证和分析。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病毒包装效率较高,可达70%~80%;SDS-PAGE结果表明病毒纯化效果显著,第Ⅰ轮纯化除去了大量的蛋白杂质,第Ⅱ轮纯化也明显除去部分杂质;WB和电镜结果证明,纯化产物实为rAAV病毒,经Q-PCR测得病毒的滴度可达2.15×1012GC/mL,而且电镜进一步观察到我们纯化的终成品病毒中空颗粒含量极少,包含基因的实心颗粒占比可达99%。本研究成功开发出了一套的简单方便、切实有效的rAAV纯化方法,并且该方法能有效去除空壳病毒,提高包含基因的实心病毒占比。
2021年03期 v.37 605-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 ] - 何小周;杨靖;李红霞;郝彦哲;冯霞;马学军;
病毒性载体疫苗是一种有前途的艾滋病疫苗。为了构建以重组腺相关病毒8型(recombinant adeno associated virus type 8,rAAV8)为载体,表达HIV或SIV包膜蛋白的艾滋病疫苗。同时在小鼠体内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分别构建了表达HIV AE亚型和SIV mac239株包膜蛋白(不含胞内区)的rAAV8-AEgp145和rAAV8-SIVenvT两种重组病毒,并通过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重组病毒进行了体外鉴定。将两种重组病毒分别接种BALB/c小鼠,应用ELISA和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的HIV/SIV特异性抗体滴度和细胞免疫应答强度。结果显示,rAAV8能够在293T细胞中高效表达HIV AEgp145和SIV envT基因。小鼠接种两种重组病毒3-5W后,均能检测到gp120特异性抗体和en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且在16-20W后反应强度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携带HIV AEgp145和SIV envT基因的rAAV8载体能够在小鼠体内诱导中等强度并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2021年03期 v.37 613-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刘宓;高荣保;韩俊;
研究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小鼠所引起的心肌组织转录组变化规律。C57BL/6小鼠腹腔接种浓度为104TCID50的CVB3,建立C57BL/6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逐日测量体重。接种第3、6、9、11和14d分别取心脏,计算心脏指数,并取部分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病理学改变;病毒接种后的第3、第6和第9d,取部分组织匀浆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三个时间点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GO和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并对其中12个基因进行了qRT-PCR的验证。在CVB3感染后,小鼠体重下降至对照组的80%,心脏指数在第3d明显升高,随后逐渐下降。通过转录组分析找到100个共同差异基因,从中选出的12个基因,经qRT-PCR验证与转录组表达趋势一致。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CVB3感染后,小鼠心肌组织出现病毒性心肌炎、NK细胞通路,T、B细胞激活及先天性免疫反应通路的改变。差异基因的蛋白与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先天性免疫中MHC-Ⅰ型分子蛋白基因H2-Q7、H2-K1、H2-D1等,NK细胞毒作用通路中的Gzmb、Gzma,以及蛋白酶体信号通路基因Psmb8、Psmb9、Psmb10和lfit3位于相互作用中心。CVB3感染C57BL/6小鼠心肌组织的转录组变化涉及病毒性心肌炎、NK细胞和T、B细胞激活及先天性免疫反应等通路。CVB3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多通路和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21年03期 v.37 62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2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陈斌;张俊君;秦龙;王士峰;郭祎阁;
本文通过对咸阳市2016-2019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阐明了咸阳市近四年HFMD病原谱的构成和流行特征,为HFMD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对2016-2019年收集的2 711例HFMD病例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确定肠道病毒型别,构建咸阳市HFMD病原谱并对阳性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2 711例HFMD病例实验室确诊1 444例(阳性率为53.26%),其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71,EV71)占病原谱构成的12.74%、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占27.49%、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oxA10)占5.19%、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oxA6)占43.21%、其他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占11.36%。CoxA6和CoxA16交替居于咸阳市HFMD病原谱首位。咸阳市HFMD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和地区差异以及特定人群高发,夏季(5~7月)为发病主高峰,秋冬季(10~11月)为次高峰,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多的市区,4岁以下散居儿童为易感人群,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继续加强咸阳市HFMD监测,重视其他EV的监测工作,实时监测HFMD病原谱的变化。在高发季节,针对高发人群,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2021年03期 v.37 63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刘莹;崔爱利;郭晋源;邓丽丽;范丽霞;魏欢;刘李;丛艳丽;唐小敏;雷玥;周淑洁;彭晓放;周珺;冯燕;张燕;毛乃颖;许文波;朱贞;
为了解2020年我国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流行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基因特征,本研究收集整理全国麻疹/风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20年中国风疹发病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同时,依托全国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获得RV分离株,经鉴定后扩增并测定阳性RV分离株的靶基因序列——E1基因的739个核苷酸片段,并与WHO推荐的基因型参考株序列以及已发表的基因亚型参考株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型和亚型,同时与我国2000-2019年间流行的RV进行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风疹报告发病率为0.18/10万,继2018-2019年风疹的复发和暴发后出现大幅下降,发病人群年龄组主要为10-29岁无免疫史的青少年和成人;2020年我国RV流行的主要基因亚型为1E-L2与2B-L2c,为2018-2019年间检测到的境外输入性病毒。因此,在实施有效的风疹疫苗免疫后,我国本土流行的病毒逐渐被阻断,然而由于我国风疹易感人群的累积和输入性病毒的持续传播导致了我国近些年风疹疫情的回升。鉴于此,我国应根据现状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风疹疫苗免疫策略,消除青少年和成年人中的易感人群;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风疹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从而科学地阻断输入病毒的传播。
2021年03期 v.37 638-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8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 ]
- 张智慧;魏衍全;谷玲军;张韵;孙世琪;尹双辉;郭慧琛;
猪睾丸细胞(Swine testicular,ST)广泛用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的传代,为了进一步提高ST细胞增殖的CSFV滴度,我们利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出一种稳定携带高滴度CSFV C株的单克隆细胞株(STC)。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几乎100%STC细胞携带CSFV抗原;且STC细胞中CSFV滴度为106TCID50/mL,与CSFV单次感染亲本ST细胞的病毒滴度104TCID50/mL相比,具有更高的病毒产量。为了探究STC细胞持续带毒后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我们通过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541种蛋白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并选取其中差异显著且与病毒复制或细胞存活相关的两种上调蛋白(GRP94,GRP78)、两种下调蛋白(β-catenin,ISG15)进行免疫印迹验证。本试验成功获得了可以稳定携带高滴度CSFV C株的STC细胞株,并初步筛选了与细胞持续带毒有关的目标蛋白,不仅为简化猪瘟传代细胞苗生产工艺提供条件,也为研究STC细胞持续携带CSFV稳定传代的机制奠定基础。
2021年03期 v.37 648-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李雪妍;徐双;朱瑾彦;阮文科;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一直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重要的疫病之一。IBV变异频繁,导致出现多种不同致病性毒株,不同致病性IBV的出现可能与其感染后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对IBV组织嗜性和感染后的免疫机制的研究对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了探究IBV不同毒株组织嗜性和固有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将不同IBV毒株接种原代细胞、鸡胚、SPF鸡,进行各器官的组织嗜性鉴定,应用荧光定量的方法测定TLR3、TLR7、MAVS、MDA5、IFN-β和IFN-γ等细胞因子在SPF鸡的不同组织器官包括气管、肾、胃、肺、脾和法氏囊中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除H52为已知疫苗毒株外,AH毒株对泌尿系统致病性强,TM毒株对消化系统有致病性。感染实验后显示,在气管中,AH感染组MDA5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TM组IFN-β和IFN-γ的mRNA表达显著性上调,H52组MAVS与IFN-β表达上调;在肺脏中,AH组TLR3、TLR7、IFN-β和IFN-γ显著性上调,在TM组能看到MDA5和IFN-γ表达显著升高,H52组的TLR3、TLR7、MDA5、IFN-β和IFN-γ上调;在肾中,AH组和TM组IFNβ和TLR7表达下调,H52组TLR7、MAVS、IFN-β和IFN-γ表达上调;在腺胃中,AH组TLR7、MAVS、MDA5、IFN-β和IFN-γ表达上调,TM株IFN-γ表达上调,H52组TLR7表达显著性下调,MAVS、IFN-β和IFN-γ表达上调;在脾脏中,AH组MAVS表达上调,TM组TLR3、TLR7和MDA5表达显著性上调。H52组TLR7和IFN-γ的表达也显著提高;在法氏囊中,AH组各因子表达无显著性差异,TM组TLR7、MDA5和IFN-γ表达上调,H52组中TLR3、TLR7、MAVS、MDA5、IFN-β和IFN-γ表达均显著上调。不同组织嗜性的IBV毒株在各组织器官中各细胞因子表达量不同,不同组织嗜性毒株在固有免疫应答上存在差异且与免疫分子表达水平有相关性。本实验为不同IBV毒株感染机制、疫苗开发、病原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2021年03期 v.37 658-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龚祖新;吴滨滨;林建平;吴异健;吴晓平;
本团队之前分离到一株天然重组禽白血病病毒(ALV)毒株FJ15HT0,经RNA-seq分析发现该毒株感染会引起鸡胸腺组织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CNTFRα)基因表达量上调。为进一步探究CNTFRα在ALV FJ15HT0株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本研究在构建ALV先天感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探究不同时间点CNTFRα在感染鸡肝脏和胸腺中的表达量变化;以RT-qPCR和Western Blot检验病毒的复制水平对DF-1细胞CNTFRα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组与空白组相比,鸡胚出壳率明显降低,鸡只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RT-qPCR和IHC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感染组胸腺和肝脏组织中CNTFRα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胸腺组织中CNTFRα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病毒gp85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3,P<0.01);14 d、21 d感染组鸡只血清CNTF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84 h感染组DF-1细胞CNTFRα表达量随病毒复制水平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CNTFRα基因与病毒gp85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3,P<0.01),CNTFRα蛋白与p27蛋白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73,P<0.01)。研究表明CNTFRα可能参与ALV FJ15HT0株致病过程。
2021年03期 v.37 66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朱利敏;邹兴启;赵启祖;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在全世界多个地方流行,导致该病流行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药物、疫苗等。尽管ASFV基因总的突变率相对其基因组来说较低,但是,与其它病毒相比,其基因突变总数则相当巨大。研究发现ASFV的多个基因具有高突变率的特性,表现为基因多样性,此外,由于该病毒为核质大DNA病毒,编码大量蛋白,其抗原也表现为多样性。本文总结了ASFV基因多样性和抗原多样性,分析其发生原理并综述了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研究ASFV病毒遗传演化、开发疫苗及指导疫情防控提供思路。
2021年03期 v.37 719-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 ] - 张稳稳;岳岩磊;马振玲;姚文;杨国庆;刘薇;
FoxO1是Foxs家族的成员,该家族大多数为转录因子。FoxO1作为Foxs家族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它不仅具有调控转录的作用,也参与许多生理过程,例如糖代谢、细胞凋亡、脂肪代谢、肌细胞的分化、生殖和肿瘤的发生等。近些年,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FoxO1在病毒感染和炎症发生等过程也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中机制还不清楚。本文主要讲述了几种病毒感染及炎症发生期间,FoxO1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1年03期 v.37 726-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杨传宇;赵林清;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s)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起重症肺炎的暴发流行,迄今为止尚无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HAdV已有52个血清型,被分为7组,即HAdV A-G。有研究提示不同的型别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不同时间和地区的优势型别也有所差异。近年来,不断有新的HAdV型别被发现,已报道的共有103个型别。HAdV不断地以重组等方式进化,导致了组织嗜性和中和特性的改变,从而产生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的新型毒株,对疾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已有研究结果为基础,综合对HAdV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为HAdV的疫苗研制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3期 v.37 73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 ] - 徐帅师;聂文佳;张咏梅;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宫颈疾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针对HPV感染所致宫颈疾病治疗策略的研究和应用是世界范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宫颈HPV感染治疗策略从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西药和中药)和免疫治疗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年03期 v.37 740-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 ] - 聂欢欢;邱坚发;张学艳;王燕;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属于巨自噬的范畴,即受损线粒体被一种双层膜结构(如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后形成自噬小体(autophagosome),接着自噬小体的外膜与溶酶体膜融合,底物蛋白进入溶酶体,最终被各类水解酶降解的一系列过程。然而,一些病毒的细胞感染过程与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对线粒体自噬发生的前提条件、起始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病毒感染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自噬提供新思路。
2021年03期 v.37 748-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赵焱;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高致病性病毒的致病、免疫机制,开发疫苗、药物和诊断试剂,保障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在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内,高致病性病毒实验活动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是高昂的。为了安全、高效、低成本地开展科学研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可采取降低高致病性病毒实验活动生物安全水平(例如生物安全四级降至二级)的科研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本科属的低致病性病毒、缺陷型病毒、病毒样颗粒、假病毒、重新编译遗传密码子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2021年03期 v.37 755-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张海陆;宋绍霞;温红玲;
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HEV-A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常见病因,属于人肠道病毒属中的肠道病毒A型,隶属于微小RNA病毒科。许多研究证明HEV-A71经常发生基因重组并且使得HEV-A71在全球内多次暴发,这对疫苗的研发和疾病的防控是一种新的挑战。本文对HEV-A71不同亚型内、不同型间和多重重组等不同基因重组类型及其毒力、抗原性变化进行了综述。
2021年03期 v.37 758-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孙微微;贾怀杰;景志忠;陈思睿;吕彦蓉;刘荣;王晓霞;
病毒在宿主体内所建立的潜伏感染与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导致相关疾病很难被彻底治愈。目前,随着潜伏感染调控机制研究的深入,表观遗传修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进一步被发现。而甲基化作为其中最重要,也是研究最详尽的调控方式之一,在病毒潜伏感染的建立和维持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分别对DNA、RNA和组蛋白甲基化在病毒潜伏感染中的调控作用、靶向甲基化修饰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病毒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37 764-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