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北阳,朱既明
用鸡胚细胞(CEC)和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两个宿主细胞系统,检查甲型流感病毒各亚型不同时期流行株的温度敏感性状(ts),发现自然界存在许多宿主依赖的温度敏感性突变株(hd-ts)。它们在CEC上是ts,在MDCK上却是ts~+。检出的hd-ts株中有些曾经过人体接种观察证明为减毒株。这表明在CEC中鉴定的ts表型与对人减毒性状密切相关。
1985年03期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4 ] - 俞永新,汪金凤,张国铭,李河民
本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缺陷无胸腺裸鼠对乙型脑炎强毒株病毒神经外感染较正常鼠敏感,病毒容易入脑,在脑内的繁殖滴度高,并引起脑细胞严重病理改变。乙脑14-2弱毒株神经外感染则不引起裸鼠发病,脑组织未见病理改变;若脑内直接注射,则引起部分裸鼠发病死亡,但病理变化仍然很轻。以上说明以7.0Log TC(?) 14-2株病毒0.1~0.6ml接种时,对免疫功能不全的裸鼠也是安全的。
1985年03期 20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43 ] - 刘庚起
<正> 1984年11月13~14日,美国公共卫生局,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伦敦国立生物制品检定所举办一次科学讨论会,讨论了有关应用基因重组的痘苗病毒作为人和兽用活疫苗的研究进展,现将会议情况简介如下。 用作预防天花的不同疫苗病毒株,代表了不同的,但有内在联系的病毒组。很多哺乳动物宿主接种痘
1985年03期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0 ] - 张一鸣,任贵方,王申,朱既明
以pSV2-dhfr DNA为载体,在其单一酶切点Bg1Ⅱ处分别插入adw或adr亚型的HBVDNA Bg1 ⅡA片段(包括完整的pre-s及s基因),构成PSDHB_(r-1)和PSDHBw重组质粒。将其分别与pX1 DNA用磷酸钙沉淀法共转化LTK-细胞,在HAT培基选择压力下,挑选LTK~+细胞,这些细胞均能有效表达HBsAg。再改用MTX选择培基,并逐渐增加其药量,从MTX抗性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HBsAg的Mwc-1和Mrm细胞系。
1985年03期 210-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54 ] - 刘庚起
<正> 1984年11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了一个非正式会议,讨论了有关基因重组痘苗病毒作为人和兽用活疫苗的问题。会议着重研究了这种疫苗的设计、优缺点、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及WHO在协调和赞助活动方面应起的作用,与会者认为,下述几个方面应继续进行研究: 一、对疫苗效果要做进一步的分子水平的研究。重组痘苗病毒作为疫苗的效果,将取决于其诱导保护
1985年03期 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4 ] - 张礼壁,安洪秋,江永珍
为探索获得能分泌较高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途径,比较了用不同免疫方法得到的小鼠脾细胞制备杂交瘤,对其产生有效瘤和高价抗体分泌瘤的影响。用不使小鼠致病的病毒(如NDV)或巳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时,以较高浓度加佐剂、长间隔(30天)、多次免疫效果较好。用能使小鼠感染的病毒作为免疫原时,以活病毒的亚致死剂量感染小鼠,取其脾细胞制备杂交瘤,效果最理想。有效杂交瘤产率高,分泌高效价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也多。探讨了从免疫方法着手,定向研制高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可行性。
1985年03期 217-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4 ] - 顾方舟,王树惠,孙月英,范瑞莲,龚新昌
制备了4株(京6和昆1、4、14)Polio 3型野毒株的RNA T1-寡核苷酸图谱,并与中Ⅱ2疫苗株的图谱做了比较。与中Ⅲ 2株图谱相比,京6和昆4株分别有5个和14个点不同,而昆1和昆14株则完全不同。这表明;Polio 3型病毒RNAT1-寡核苷酸图谱为区分Polio 3型野毒株和疫苗相关株,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1985年03期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61 ] - 周泰冲
<正> 设在法国阿尔福特的国家兽医学院的比较免疫和动物免疫研究所,是国际卫生组织(WHO)在欧洲进行比较免疫和动物免疫研究及教学的合作中心。这个单位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有关专题的高级讨论会或训练班。 最近,该校长Ch.Pilet博士来信邀请胡祥壁教授及中国专家,参加将于今年3月18日——24日在该所
1985年03期 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5 ] - 曾毅,苗学谦,焦伟,胡银玲
本研究证明,用于妊娠引产的药物芫花酯乙和黄芫花提出液,能诱导Raji细胞内EB病毒的早期抗原(EA),并能促进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维生素甲衍生物7901能明显地抑制这两种药物诱导EA的作用。这些特性与已知的促癌物质TPA是一致的。
1985年03期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99 ] - 洪涛,王长安,周德南,范瑞莲,张家驹,赵同兴,杜治冰,尹爱红,张永和,邓秉钧,吴文翰
本文用对流电泳技术进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大陆、香港及澳大利亚正常人群中,抗ADRV抗体阳性率都在20%以下,而发生过腹泻流行的地区,阳性率高达40%以上。在动物中,抗体反应谱广泛(猪、鸡、鸭、家鼠、大鼠、豚鼠、小鼠)。以猪(36.13%)和家鼠(46.66%)为最高,讨论了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动物来源的可能性。
1985年03期 23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3 ] - 李成,谷守林,王继科,刘树森,姜绍德,郝桂玉,张坦
通过电子显微镜多种技术的观察和研究,明确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即呈球形,表面附有顶端带钮状物的纤突,病毒膜为三层(单位膜),病毒基质充填于病毒膜和核芯亮之间,核芯壳呈园锥形,核芯为螺旋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结构模型。这是国内外首次报道,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和其有关病毒的特性奠定了基础,并为该病毒的分类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1985年03期 238-241+295-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5 ] - 王晓,丁明孝,戎宪辉,翟中和
体外培养的牛肾细胞,经浓度为50μg/ml的细胞松弛素B(CB)处理2小时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仍能侵入细胞,繁殖的子代病毒数量不受影响。然而当同样浓度的CB在病毒的整个繁殖期中持续存在时,病毒的繁殖即完全被抑制。说明细胞的吞噬作用至少不是这种病毒进入细胞的唯一方式,可能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是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方式;而在侵入细胞后的病毒繁殖过程中,细胞微丝和其它对CB敏感的系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降解微丝对IBRV的早期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其效应强度与CB的浓度有关。还观察到CB处理对病毒形态发生方式有明显影响。
1985年03期 242-24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2 ] - 方荣祥,吴晓军,卜明,田颖川,蔡发兴,莽克强
用Maxam-Gilbert化学切断法,从含全长病毒DNA的克隆pCaMV C17中,测定了CaMV-XJ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CaMV-XJ DNA含有8,060个碱基对。在不同的译读相位中,CaMV基因组含有6个主要ORF或可能的基因,与其他巳作全序列测定的三个CaMV分离物比较,有三个显著的差别;(1)ORFⅥ编码的氨基酸变化达16%,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变化和其他三个分离物之间的差别,(2)在ORFⅣ的近氨基末端有39bp的插入,它与被插入区的序列几乎是直接重复;(3)由于核苷酸置换而引入了终止信号,所以T.Hohn[2]推测,可能存在的ORFⅦ不可能编码有功能的蛋白。
1985年03期 247-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50 ] - 熊澄
<正> 植物基因工程的兴起,使寻找适当的外来基因载体成了一个很迫切的问题。除了Ti质粒外,植物病毒的基因也能很好地在植物体内表达,有可能成为一种很好的基因载体。从七十年代末起,有一些植物病毒学家开始注意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这是因为:1.该病毒的基因组是一个比较小的双链DNA(约8000bP),便于体外操作;2.克隆的病毒DNA可以通过摩擦接种侵染植物,重组后的DNA便能直接用于
1985年03期 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8 ] - 龚祖埙,郑巧兮,彭海,曹天钦,四方英四郎
从过去各自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中了解到,中国小麦丛矮病毒(WRSV)与日本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尚无直接证据证明这两种病毒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下述三个方面证明这两种病毒是相同的:(1)奥氏双扩散法证明,WRSV的核衣壳抗血清能同时与WRSV和NCMV核衣壳形成清晰的沉淀带,并且异源形成的相邻沉淀带能互相吻合;(2)WRSV和NCMV核衣壳制剂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两者的N蛋白分子量一致的,均与我们过去报道的N_2蛋白的分子量相等;(3)从WRSV和NCMV的完整病毒及核衣壳的横纹周期间距直接比较,两者也是一致的。至于WRSV和NCMV是完全相同的病毒,还是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则尚需对两者的寄主范围等作进一步的研究。
1985年03期 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5 ] - 吴世宣,孙祖同,蔡文启,赵淑珍,莽克强
本文采用改进的新技术从大麦条纹花叶病毒核酸合成互补脱氧核糖核酸,重组质粒及选择特异性克隆。由于技术的改进,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以大麦条纹花叶病毒三个组分核酸混合物为模板,寡(dT)8为引物,合成cDNA第一条链,用Gubler和Hoffman缺口翻译法合成第二条链,采用加HindⅢ人工接头的方法将cDNA插入pUC 9质粒载体上,于大肠杆菌JM-103中进行克隆,并以克隆颜色变化表示有无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直观法,选择含有外源DNA的克隆。再以克隆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查克隆对病毒RNA各组分的特异性。仅对RNA_1或RNA_2有特异性的克隆,分别称为pBV_1和pBV_2,另有相当数量的克隆既与RNA_2也与RNA_3杂交,所以称为pBV2+3。用HindⅢ内切酶对一部分RNA_3杂交阳性的PBV2+3进行分析表明,插入的外源基因长度在500~1,000碱基对之间。文中讨论了RNA_2与RNA_3存在同源的可能性。
1985年03期 262-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5 ] - 陈炜,田波,朱王香,杨希才,丁明孝,盖秀珍,翟中和,陈立华
北京栽培的多年生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发生一种矮化病(CaSD),病叶组织中未发现病毒颗粒,但发现一种分子量约为1.9×10~5的核酸。这种核酸对核糖核酸酶敏感,抗脱氧核糖核酸酶,称谓CaSD-RNA。在CF-11纤维素柱上层析,90%以上CaSD-RNA可在含15%乙醇缓冲液中洗脱下来。分子展层后用暗场电镜观察,在不变性条件下为类似棒状的结构。在变性条件下为环状分子结构。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证实,CaSD-RNA为环状分子。其侵染性尚待证实。
1985年03期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9 ] - 喻子牛,董平,万南安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t.israelensis H14)经热处理灭活游离噬菌体后的培养物,经紫外线(UV)和丝裂霉素(Mitomycin)诱导,得到三株烈性噬菌体,並分离到一株自发突变的烈性噬菌体。这四株噬菌斑形态不同的噬菌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和在20种血清型的32个菌株中的寄主范围各不相同,证明它们是四种不同类型的噬菌体。由于它们都是从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1897菌株中获得的,因此说明该菌株可能是多价溶源菌。
1985年03期 273-27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9 ] - 侯云德,崔宏,段淑敏
<正> 近年来,从动物病毒到真核细胞都相继发现有增强子的存在,它能明显地增强其邻近基因的转录速率。但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尚未见报导。本文在探讨SV40增强子对原核表达系统的影响时,发现SV40 DNA Hind Ⅲ B片段对人αD型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pBV181含有完整的人αD型干扰素基因,在P1启动子的控制下,在大肠杆菌中(BM-
1985年03期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20 ] - 陈伯权
<正> 为解决单克隆抗体(McAb)在人体内应用的安全问题,美国药品生物制品研究和检查中心办公室(O BRR,FDA)最近拟订了一个草案,要求对人用McAb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 (1)证明无病、细菌和支原体的污染,对鼠——鼠McAb至少要求做断乳小鼠脑内接种,以排除
1985年03期 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9 ] - 阮薇琴,任贵方,梅亚芳,朱既明
<正> 使用首尾相连的乙型肝炎双拷贝DNA重组质粒pTHBV-1,以pSV2-gpt(Eco-gpt)为选择标记基因,共转化CV-1绿猴肾非营养缺陷型细胞,用霉酚酸、黄嘌呤(MX)作选择培基,选出分泌表面抗原(HBsAg)的细胞系,但HBsAg分泌量较低,见前报告。Christman等人报告,利用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和乙肝重组DNA质粒共转化NIH
1985年03期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3 ] - 陈伯权,刘琴芝,杨善存,王一力,常汝虚,李泽林
<正> 近几年来夏季,在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发现一些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例,主要是儿童。他们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阴性。病因不明。 为了研究本病的病因,于1983年4月至10月,我们在广州市儿童医院收集了34例散发性脑炎病人的双份血清,15例其它病种(如百日咳、心肌炎、钩端螺旋体脑炎、多发性神经根
1985年03期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44 ] - 陈伯权,孟庆荣,王素云,刘雪雁
<正> 利用单克隆抗体(McAb)治疗病毒病,是人们关心的重要课题。陈伯权等获得具有良好中和活性的乙脑McAb51-8,并进行小白鼠的实验性治疗,证明有一定疗效。但鼠—鼠McAb在人体内应用存在异性蛋白反应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乙脑51-8 McAb的酶解及其F(ab′)_2段免疫活性的研究。
1985年03期 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3 ] - 夏恺,曾毅,吴中明
<正> 继成功地建立了4株分泌高效价抗人IgA McAb杂交瘤细胞株后,我们将制备出的McAb用于改进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IgA/VCA和IgA/EA免疫酶技术,并探索了高效价抗人IgA McAb的纯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及有效保存的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及Sephadex A-50吸附法对来自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腹水的
1985年03期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7 ] - 薛宝娣,陈永萱,方中达
<正> 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能危害多种农作物,在南京地区也普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蚕豆萎蔫病毒与其它病毒在几种豆科植物上的混合感染常有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症状,病株严重减产或根本不能结实。我国曾从豇豆和菠菜上分离到BBWV。我们在1983~1984年先后从南京郊区发生病毒病的大豆、豇豆和蚕豆上分离到三个毒
1985年03期 292-294+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