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PCR检测临床血标本中人类细小病毒B19 DNA

    杨洪江,张桦,林书祥,牛艾茹

    用PCR检测临床血标本中人类细小病毒B19 DNA杨洪江,张桦,林书祥,牛艾茹(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研所,天津300074)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PCR),人类细小病毒B19几种人类细小病毒中,只有B19病毒是人类的病原体。由于该病毒不能在体外繁殖,获得该...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5 ]
  • 快速ELISA的建立和应用

    皮国华,邓瑶,刘加,王慧娟,张素香

    快速ELISA的建立和应用皮国华,邓瑶,刘加,王慧娟,张素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快速ELISA,抗-重组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抗-HBs单克隆抗体1972年Engvall等人发展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0 ]
  • 汉滩病毒毒力标志的建立

    邱建明,宋干,杭长寿,张全福,霍子威,桃树元

    比较了汉滩病毒A9株强毒克隆病毒与弱毒克隆病毒在体外培养、诱导中和抗体能力,以及单克隆抗体(单抗)反应谱等方面的差异。发现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弱毒克隆病毒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敏感性降低,在Vero-E6细胞上繁殖缓慢,空斑形成需较长时间,且斑小。但强、弱毒克隆病毒的致细胞融合活性,刺激CTLs应答活性,以及时Vero-E6细胞的吸附速率与穿透力均无明显差别。经温度敏感(ts)试验及缺损干扰(DI)颗粒检测,表明弱毒克隆病毒为非ts株,不含DI颗粒。而弱毒克隆病毒免疫6~8周龄BALB/c小鼠,同样能诱导较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强、弱毒克隆病毒的单抗反应谱表明,除了对4株抗糖蛋白单抗的反应性有显著差异外,两克隆病毒对18株抗核蛋白单抗及18株抗糖蛋白单抗的反应性无显著差异。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66 ]
  • 1989-1994年中国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

    郑渡平,张礼璧,侯晓辉,朱宏

    1989~1994年中国发生的脊髓灰质炎流行,疫情开始集中于华东、中南地区,后期趋于南部沿海一带。对近百份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脊灰病毒流行期间标本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发现流行主要由脊灰病毒Ⅰ型野毒株引起,未发现Ⅱ型野毒株,但1993年在新疆分离到1株Ⅲ型野毒株。Ⅰ型野毒株中共存在4个基因型病毒,其中CHNP1-R91型病毒为这几年流行中新产生的重组病毒,在VP1/2A区含有一段疫苗株序列,另一段野毒株序列很可能来自CHNP1-JX89型病毒。这两个基因型病毒分布在全国大部份地区。病毒核酸的亲缘关系研究还证明,92~94年流行在南方沿海一带的脊髓灰质炎,主要由91年产生的重组病毒引起。此研究揭示了各地区、各基因型病毒与疫情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及传播模式。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1 ]
  • Epstein-Barr病毒潜伏膜蛋白(LMP)基因在哺乳动物传代细胞中的表达

    纪志武,李宝民,叶树清,曾毅

    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是由病毒编码的主要的与病毒致宿主细胞潜伏感染有关的蛋白之一。我们用基因重组技术,把含有LMP基因(BNLF1)3个外显子(exon)开放阅读框架(ORF)的长1.80kbp的DNA片段,和能分解HygromycinB的含有SV40早期启动子和HgryomycinB磷酸转移酶全基因(长1025bp)的DNA片段(长1.60bp),同时重组于亚克隆载体pBluescriptSK(pBS)中,并使该重组质粒pBS-LMP-Hyg(长5767bp)在乳地鼠肾传代细胞(BHK)中获得表达。BHK细胞在经此重组质粒转染后,LMP阳性细胞是2%,在HygromycinB的持续压力下,LMP表达细胞率可达20%。3个月后,LMP表达细胞逐渐减少。5个月后,不能测到LMP表达细胞。经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Westemblot)实验证实,人鼻咽癌、风湿性关节炎和正常人血清中不含有抗LMP抗体。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08 ]
  • 人巨细胞病毒IE及L基因片段的检出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陈瑞珍,杨英珍,舒先红,陈世波

    以自行设计及合成的两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55份不同类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的IE及L基因片段,阳性率高达59.9%(33/55),而作为对照的正常冠状动脉及大隐静脉却仅为45%(1/22),表明HCM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密切相关。比较同一组织标本中HCMVIE及L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除个别As组织同时可检出IE及L基因外,81.8%的As组织DNA仅表现为IE或L基因阳性,提示HCMV基因组中不同的基因片段在As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9 ]
  • 乙型脑炎重组痘苗病毒的抗原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

    娄元梅,刘启富,朱德钟,蹇锐

    采用乙型脑炎重组痘苗病毒J1和J3株,两者均含乙脑病毒(JEV)的E、NS1和NS2A基因,后者还含PrM基因,在BHK-21-15细胞中培养表达,经免疫荧光法(IFA)测定,两者均可高效表达JEV特异性抗原。用该重组病毒免疫瑞士种小鼠,经IFA检测证明J1、J3均可诱生抗JEV抗体,其中J3免疫鼠还产生中和抗体(N)和血抑抗体(HI),且其抗JEV攻击能力显著增高。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394 ]
  • 人γ干扰素(IFN-γ)-表皮生长因子(EGF)融合蛋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与靶细胞的EGF受体有关

    陈望秋,张笑冰,迟捷,李玉英,段书敏,张丽兰,侯云德

    采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丰富的A431细胞进一步研究了人IFN-γ-EGF3融合蛋白 ̄〔1〕的抗细胞分裂活性,以及它和靶细胞EGF受体的关系。结果表明,IFN-γ-EGF3融合蛋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明显高于其母体分子。 ̄125I-EGF受体竞争抑制试验表明,IFN-γ可与EGF竞争A431细胞的EGF受体,而INF-γ-EGF3融合蛋白的EGF受体竞争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说明人IFN-γ和IFN-γ-EGF3融合蛋白的抗肿瘤细胞分裂活性,与靶细胞EGF受体被竟争抑制密切相关。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80 ]
  • 抗卷叶病毒(PLRV)转基因马铃薯栽培种及其抗病性研究

    张鹤龄,李天然,哈斯阿古拉,额尔敦,张彤,孙燕,庞瑞杰

    应用本室合成、克隆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leafrollvirus,PLRV)中国分离株的外壳蛋白(CP)基因,通过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以马铃薯叶园片为转化材料,转化了马铃薯Desiree、Favorita、虎头和乌盟601,并获得了上述四个栽培种的转基因植株,成功地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和效率高的转化体系,卡那霉素抗性、PCR扩增目的基因、Southem和Northemblot分析证明,PLRV外壳蛋白基因已经稳定整合进入转基因马铃薯的染色体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得到表达。窄缝转移分析(Slotblotanalysis)表明,每个转化体四倍体基因组中含有1-5个CP基因拷贝。转基因植物的接种试验证明,转基因工程植株中的PLRV滴度比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显著低。蚜虫传播试验证明,转基因植株可减少蚜虫在田间传播PLRV的效率,限制了PLRV的传播,减少田间植物发病的机会。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284 ]
  • 牛免疫缺陷病毒反式激活因子作用机理的研究

    梁臣,耿运琪

    牛免疫缺陷病毒(Bovineimmunodeficiencyvirus,BIV)基因组编码的反式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Tat)可以提高BIV长末端重复区(longterminalrepeat,LTR)启动子的表达。为研究BIVTat蛋白的作用机理,分别从BIVLTR5′端及3′端构建不同的缺失,从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Luc)为报道基因,通过共转染小牛肺细胞检测BIVLTR中与Tat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相关的序列。转染结果表明BIVLTR启动子始于-52位的上游区不显著影响Tat蛋白的激活作用,转录起始点下游的序列与Tat蛋白的激活作用密切相关;并且-2-+32间的序列为BIVTat蛋白靶序列的一部分。将BIVLTR启动子下游序列(-2-+204)亚克隆到HIV-1LTR启动子-5位之后,BIVTat蛋白可极大地提高该杂合启动子表达,进一步说明BIVTat蛋白的靶序列存在于-2-+204的范围内;同时将BIVLTR启动子上游序列(-410--3)接于HIV-1LTR下游序列(-2-+78)之前,HIV-1Tat蛋白可以激活该杂合启动子表达,说明BIVLTR上游序列可以支持HIV-?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5 ]
  • 新疆幼畜和人非典型轮状病毒的调查和鉴定

    王正党,单文鲁,黄嘉驷,张福萍,刘明军

    自1984至1994年10年间,在新疆采集了绵羊、山羊羔、仔猪、犊牛、骆驼羔和鸡的粪样1959份,以及住院腹泻婴幼儿、无症状新生儿和成人腹泻的粪样255份,共2214份。用PAGE法检测了这些粪样中的轮状病毒和非典型轮状病毒。按Saif电泳型分组法,检出的各组轮状病毒是:A组276份,在成人腹泻和驼羔中未检出;B组26份,都是从羊羔和仔猪中检出;C组22份,都是从仔猪中检出;D组2份,在鸡中检出;似E组1份,从仔猪中检出。取检出的各组非典型轮状病毒9株,即羊羔B组2株(KB-63和LB-60),仔猪B组4株(MPB-1、2,SPB-3、4),仔猪C组2株(SPC-11、ZPC-12),仔猪似E组1株(MPB-5),口服接种剥夺初乳的本种动物,接种后12-16小时动物都发生急性水样腹泻,并检出大量病毒。对这9株病毒和1株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RV),用ELISA和对流免疫电泳检测A、B组组抗原,结果ADRV、羊羔B组、仔猪B组和似E组共8株病毒都只有B组组抗原。用A、B组轮状病毒生物素核酸探针斑点杂交分别检测8株和10株病毒,血清学检测为B组者都只与B组有杂交信号。C组的两株则既无A、B组组抗原,也不与A、B?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01 ]
  • 经黄胫小车蝗增殖的亚洲小车蝗痘病毒DNA和结构蛋白的特性

    王丽英,王思芳,任钢,朱庆鸿

    从内蒙古亚洲小车蝗(Oedaleusasiaticus)上分离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edaleusasiaticusEntomopoxvirus,OeaEPV),经口接种黄胫小车蝗(Oedaleusinfernalis)以繁殖病毒,并获得纯化的病毒包涵体。纯化的病毒包涵体经碱解、酚抽提,得到OeaEPV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该DNA具有典型的核酸紫外吸收光谱。根据热变性曲线测得OeaEPV-DNA的Tm值为77.0℃,G+C%为17.8%,增色效应明显。该DNA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I、BglⅡ和HindⅢ酶切后,分别得到15、16和8个片段,用片段积加法求得的分子量相似,平均为122.7×10 ̄6道尔顿。经SDS-PAGE电泳,OeaEPV粒子的结构蛋白至少有46种多肽,有5种含量较高。经8mol/L尿素裂解,SDS-PAGE电泳,OeaEPV包涵体蛋白主要由一种多肽组成,其分子量约为100000道尔顿。包涵体蛋白富含天冬氨酸和亮氨酸。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47 ]
  • 利用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内表达

    黎路林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varisraelensis)的分子量为27kD的δ-内毒素蛋白基因,与一个拷贝杆状病毒gp67信号肽基因连接后,被插入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基因组。在筛选出的3种不同的重组病毒株AcBTI5-1、AcBTI5-3和AcBTI6-3中,前两种表现为多角体阳性,后者为多角体阴性,AcBTI5-1和AcBTI6-3在Sf细胞中表达产生分子量为26~30.5kD的4种与27kDδ-内毒素蛋白有关的多肽。在AcBTI5-3感染的细胞中未检测出类似的多肽。粉纹夜蛾在吃了涂有AcBTI5-1感染的细胞收集物的饲料后,表现典型的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中毒症状。被AcBTI5-1感染的粉纹夜蛾幼虫血淋巴与27kDδ-内毒素蛋白抗血清呈阳性反应。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0 ]
  • 变铅青链霉菌66中对噬菌ΦHAU3显示抗性的基因(ψHAU3 ̄R)的核苷酸定序和分析

    周秀芬,邓子新

    杂合质粒pIJ8310是链霉菌低拷贝质粒pIJ9221携带了10.8kb来自变铅青链霉菌JT46菌株,编码对噬菌体ΦHAU3抗性的DNA片段。已知Tn4560插到该克隆中3kb的EcoRI或3.3kb的BamHI片段(这两个片段之间有2.5kb的重叠区)上,中断了ΦHAU3抗性基因的表达。已将3.0kb的BcoAI片段分别以两种不同的取向克隆到pBluescriptSK(+)上。核苷酸序列分析揭示出一个1.3kb的ORF的存在,其所编码的47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与λ噬菌体的ea59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显示了高度的同源性,其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高达37%,相似性达58%,而λ噬菌体的ea59基因是编码赖ATP和单键DNA的核酸内切酶I的,该区域与λ的复制无关。此外,这段具有高度同源性的DNA区域的G+C%只有60%,低于变铅青霉菌DNAG+C%的平均值(74%)。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05 ]
  • EB病毒诱导永生化人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李宝民,纪志武,刘振声,曾毅

    EB病毒诱导永生化人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李宝民,纪志武,刘振声,曾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EB病毒,促癌物,上皮细胞转化EB病毒与鼻咽癌有着密切关系 ̄[1,2],已经证明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l)能引起大鼠细胞...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2 ]
  • 我国福建省福清地区HTLV-Ⅰ无症状携带者体内HTLV-Ⅰ病毒核酸的检测

    陈国敏,薛守贵,张永利,林惠添,董德华,林星,魏礼康,陈武,曾毅

    我国福建省福清地区HTLV-Ⅰ无症状携带者体内HTLV-Ⅰ病毒核酸的检测陈国敏,薛守贵,张永利,林惠添,董德华,林星,魏礼康,陈武,曾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嗜人T细胞病毒Ⅰ型,无症状携带者,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杂交...

    1995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