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沿海地区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膜基因的克隆和系统树分析

    王颖彬,张军,张国忠,逄淑强,徐颖潇,杨丰,夏宁邵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1型 (HTLV 1)是最早发现的一种RNA肿瘤病毒。利用HTLV 1基因组长末端重复区 (LTR)或膜基因 (env)序列进行系统树分析 ,可分为C、J、WA、CA和M 5个亚型。为了解我国HTLV 1流行区毒株的主要基因型别 ,从福建莆田地区克隆出 3株HTLV 1的env基因。其序列与已知各亚型代表株进行系统树分析 ,结果表明均为C亚型。首次证实了中国大陆HTLV 1C亚型的存在。该地区地处福建沿海 ,近几个世纪以来对海外人口迁徙频繁。这一地区HTLV 1C亚型的存在是否与目前全球性C亚型的分布有关 ,值得进一步研究。

    2000年03期 19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60 ]
  •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研究

    廖伟,唐敏,邓锡云,曹亚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的致瘤机制 ,对鼻咽癌细胞中LMP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鼻咽癌变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利用LMP1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的鼻咽癌细胞Tet on LMP1HNE2 ,通过NFκB报道基因分析法、凝胶迁移率分析 (EMSA)及细胞集落形成率等方法 ,结合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阻断技术 ,证实LMP1增强鼻咽癌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和反式激活活性 ,这种增强的活性可被LMP1及NFκBp6 5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阻断 ,而NFκBp5 0仅阻断DNA结合活性 ,对反式激活活性无影响。同时 ,LMP1及NFκBp6 5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可部分逆转鼻咽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而反义 p5 0这种效应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 ,LMP1在鼻咽癌中通过NFκB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参与了鼻咽癌变 ,NFκBp6 5可能是主要的效应者。

    2000年03期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04 ]
  • 表达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蛋白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张立国,郭元吉,温乐英,曾革非,王敏,董婕,郭俊峰,石长信,张智清

    用RT PCR方法扩增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 ,将其克隆到 5型腺病毒载体质粒 pAd5C中。用此质粒与EcoRI酶切回收的 5型腺病毒基因组大片段共转染 2 93细胞 ,通过PCR初步筛选得到重组病毒。SDS PAGE电泳、West ernblot证明重组病毒能表达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此重组病毒经滴鼻免疫Balb/C小鼠 ,ELISA实验证明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循环抗体IgG和分泌型抗体IgA。本实验证明 ,利用E3区缺失的 5型腺病毒载体可以用来表达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 ,重组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有可能发展成为基因工程流感疫苗

    2000年03期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7 ]
  • 人PrP基因体外诱导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赵霞,董小平,周伟,洪涛

    朊蛋白为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的感染因子。将编码朊病毒蛋白的PrP标准及突变DNA序列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中 ,并分别转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O)。经过RT -PCR、RNAdotblot、Westernblot鉴定证实 ,得到了稳定表达人标准 (CHOs)和终止密码突变PrP基因 (CHOm)的细胞系。对此细胞系进一步研究发现 ,带有标准人PrP序列的CHO细胞系的生长速度比其它对照细胞系为慢 ,但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用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细胞后 ,CHOs细胞系呈现出Hoechest332 5 8核质深染、DNAladder电泳图形及细胞流式光度术分析凋亡细胞群和G1细胞亚群增加 ,而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对照细胞系未出现凋亡征象。这提示朊蛋白可能参与细胞程序化死亡的调控过程。

    2000年03期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5 ]
  • 不同DNA疫苗联合接种可有效增强免疫效果

    孟昕,阮力,魏博,刘文军,朱既明

    选择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核心抗原 (HBcAg)、e抗原 (HBeAg)及单纯疱疹病毒 gD抗原 (HSV - 1-gD)基因为目的基因 ,进行DNA疫苗联合免疫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基因片段的表达研究 ,选择了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e抗原和单纯疱疹病毒 gD抗原的质粒DNA免疫Balb/c小鼠。结果显示 :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单纯疱疹病毒gD抗原的DNA疫苗单独免疫 ,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二者的联合免疫明显加强了这种免疫效果 ,并可以使乙肝核心抗体提前出现。但表达乙肝病毒e抗原和单纯疱疹病毒 gD抗原的DNA疫苗联合免疫则加强作用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 :不同DNA疫苗的适当组合有可能在获得多价疫苗的同时 ,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2000年03期 212-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84 ]
  • 汉滩病毒S基因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的初步观察

    张梦华,王航雁,杨为松,黄长形,李光玉,汪毅,白雪帆

    将汉滩病毒S片段编码区基因插入到含CMV启动子 /增强子 (promoter/enhancer)的真核表达载体pVR10 12中 ,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 pVRS2 2。质粒DNA经纯化后 ,注射经布比卡因预处理的Balb/c小鼠的股四头肌 ,多次免疫后 ,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检测结果显示 :免疫鼠的脾细胞能够对体外抗原刺激产生增殖反应 ;CTL活性检测结果表明 :靶细胞51Cr的释放是效应细胞依赖性的 ,并且与病毒感染组的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相似。结果显示 ,用重组质粒pVRS2 2免疫小鼠 ,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CTL)。

    2000年03期 219-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3 ]
  • 养殖牙鲆淋巴囊肿病病原的研究

    徐洪涛,朴春爱,姜忠良,王文兴

    近几年我国海水养殖鱼类发生病毒性传染病 ,病鱼鳍、鳃及体表皮肤出现乳头瘤样赘生物。将发病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 表皮瘤组织进行超薄切片 ,电镜下在病变组织明显肥大的细胞胞浆内发现大量球状病毒 ,呈二十面体对称 ,具包膜 ,直径约 2 10nm。根据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 (majorcapsidprotein ,MCP)基因中间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应用PCR方法从病变组织中扩增出长 6 36bp的片段。经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表明 ,该段核苷酸序列与欧洲分离的淋巴囊肿病病毒 1型 (lymphocysticdiseasevirustype 1,LCDV - 1)MCP基因相应序列有 77%的同源性 ,表明该病毒属虹彩病毒科 (Iridoviridae)淋巴囊肿病毒属 (Lymphocystivirus) ,但与欧洲分离株有一定差异。将该病毒暂命名为淋巴囊肿病病毒中国分离株 (lymphocystisdiseasevirus-Chineseisolate ,LCDV -cn)。

    2000年03期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346 ]
  • 牛泡沫病毒内部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张莉,王世珍,刘佳建,刘淑红,陈启民,耿运琪

    以该实验室分离并鉴定的牛泡沫病毒 (BFV)中国毒株 (BFV3 0 2 6)为材料 ,用PCR方法首次克隆了位于 env 基因 3′端的内部启动子 ,经序列分析后 ,引入luc基因作瞬时表达分析。结果表明 ,该内部启动子不但基础活性高于LTR ,而且转录活性在Tas参与下被大大激活 ,其激活活性也远远高于LTR。同源分析表明 ,非灵长类泡沫病毒内部启动子之间的同源性高于其与灵长类泡沫病毒内部启动子之间的同源性。

    2000年03期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84 ]
  • 牛泡沫病毒反式激活因子在内部启动子上应答元件的研究

    张莉,乔文涛,刘淑红,王金忠,陈启民,耿运琪

    泡沫病毒的基因转录依赖至少两个不同的启动子 :LTR调节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 ,而内部启动子 (IP)则起始调节蛋白mRNA的转录。牛泡沫病毒 (BFV)在env与 3′LTR之间有两个重叠的开放阅读框架orf 1和orf 2 ,分别编码BFVORF 1、ORF 2等多种调节蛋白。这些蛋白中BFVORF 1为转录激活因子 ,称为Tas。Tas对LTR及IP均有反式激活作用。BFV中第二类启动子IP的存在反映了泡沫病毒基因调控的复杂性。已从BFV3 0 2 6中国毒株中克隆了基因组区段 85 72~ 95 0 9,并通过测序和功能分析证明该区段包含了BFVIP。为了对IP进行更精确的定位 ,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缺失分析 ,将完整的IP定位在 9117~ 940 5之间。该启动子的TATA盒位于 912 80~92 85 ,是IP必不可少的元件之一。杂合启动子和缺失分析表明 ,TATA盒上游 16 0bp的区域内包含了IP的Tas应答元件 (TREIP) ,其功能类似于增强子。Tas对IP具有强烈的激活作用 ,而C端缺失的ORF 1蛋白或ORF 2蛋白均不足以激活IP的表达。

    2000年03期 23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29 ]
  • 熊猫等动物犬瘟热病毒附着蛋白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何洪彬,李金中,夏咸柱,余春,范泉水,黄耕,邱薇,殷震

    为了研究犬瘟热病毒 (caninedistempervirus,CDV)大熊猫株、小熊猫株和长春犬株附着蛋白 (H)基因的遗传变异 ,对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上述 3个CDV毒株的H基因全长均为 1946bp ,开放阅读框架 (ORF)始于 2 1~2 3位的ATG ,终止于 1842~ 1844位的TGA ,编码 6 0 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 15个CDV株推导的H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 ,16个野毒株潜在的N -联糖基化位点为 8或 9个 ,而疫苗株Onderstepoort和Convac分别为 4个和 7个 ,其中 30 9~ 311位氨基酸所形成的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是疫苗株没有而野毒株共有的 ,N -联糖基化位点的不同可能影响H蛋白的抗原性。用DNASIS软件分析H基因的系统发生 ,其中野毒株组成一组 ,该组又分成 5个谱系 ,分别为GP、LP、MINK ,2 5 44、40 4、45 13、DANDOG ,A92 - 6、LEOP、JAVE、RACC、AMEDOG ,HAMA、UENO ,GREEN、LIU谱系 ;而疫苗株与野毒株H基因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组成了另一组 ,上述结果表明CDVH蛋白基因存在基因型的差别 ,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2000年03期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343 ]
  • 原位杂交研究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在虾体内感染过程

    黄灿华,石正丽,张建红,张吕平,吴雄飞,J.R.Bonami,陈棣华,吴清江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whitespotsyndromebaculovirus,WSSV)核酸探针 ,与人工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的对虾组织样品进行原位杂交 ,以动态研究病毒从侵染至对虾发病死亡的过程。将典型感染WSSV的病虾组织投喂健康对虾 ,结果显示 :WSSV首先通过侵染消化道上皮进入虾体内增殖 ,此后随着细胞裂解、病毒粒子释放 ,游离的病毒粒子伴随血淋巴循环进而侵染其它靶组织 ,直至对虾发病死亡。

    2000年03期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316 ]
  •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囊膜蛋白ODV-E18的核定向转运研究

    吴金美,吕鸿声,吴祥甫,S.B.Braunagel,MDSummers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californicanuclearpolyhedrosisvirus ,AcMNPV)在细胞质中合成其囊膜蛋白 ,但在细胞核内组装并包埋病毒粒子 ,这些蛋白的核定向转运机制是人们甚感兴趣的课题。以AcMNPV多角体衍生型病毒ODV(occlusion -derivedvirus ,ODV)的一种囊膜蛋白ODV -E18为对象 ,通过E18与一个标记短肽Flag融合的重组病毒的构建 ,以免疫荧光法跟踪检测E18蛋白的转运过程及形态 ,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法(yeasttwohybridsystem) ,通过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寻找与E18紧密结合的可能的转运蛋白。研究结果表明 ,E18是先以核内模结构———微泡 (microvesicle)的形式存在于核内的 ;一个被报道具有核定向转运功能的AcM NPV囊膜蛋白 -ODV -E6 6能与E18形成紧密的复合体 ,推测E - 6 6可能在E18的核定向转运中起着运载体的作用。

    2000年03期 24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3 ]
  • 西伯利亚蝗痘病毒超微结构和发育及DNA特性

    王丽英,李永丹,杨红珍,阿不都·外力,余晓光,巴哈提亚尔

    为寻找新的生物治蝗措施 ,采用显微镜和生化方法 ,对 1992年从新疆木垒县西伯利亚蝗上分离的一株痘病毒 (Gomphocerussibiricusentomopoxvirus,GsEPV)的超微结构、发育循环和DNA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病毒的包含体为球形 ,最大直径约 6 90 μm ,最小直径约 3 95 μm ,平均为 5 33μm。脂肪体超薄切片中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 ,大小为 2 6 7nm× 10 3nm。病毒粒子髓核折叠成 2~ 3折 ,其横切面呈圆形 ,中间有 3~ 4个电子非致密的圆点。GsEPV主要感染寄主脂肪体。接种后 15~ 2 0天包含体大量形成 ,此时已没有游离病毒粒子存在 ,发育同步 ,并且比其它痘病毒发育周期短。GsEPV -DNA经三种限制性内切酶 HindⅢ、BglⅡ和 EcoRⅠ酶解后分别得到2 0、17和 2 9条片段 ,其分子量分别为 15 5 37× 10 6D ,15 6 45× 10 6D和 15 6 79× 10 6D ,平均为 15 5 37× 10 6D。与已报道的蝗虫痘病毒进行比较 ,这些痘病毒可分为二种类型 :一种包含体为圆形的 ;另一种为椭圆形。形态相似的包含体病毒髓核结构相似 ,分子量也在一个范围内 ,具有椭圆形包含体的痘病毒如OaEPV、CiEPV、MsEPV、AcEPV和PnEPV ,其病毒粒子中DNA链折叠较少 (1~ 2折 ) ,分子量也较小 ,通常在 12 5× 10 6D范围 ;而具有圆形包含体的痘病毒

    2000年03期 252-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1 ]
  • EB病毒DNA聚合酶基因的表达与纯化及其在鼻咽癌病人诊断中的应用

    黄滨,李伯军,周为民,皮国华,唐慰萍,谷淑燕

    以Epstein -Barr病毒 (EBV)DNA聚合酶为抗原 ,建立了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鼻咽癌诊断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pRSET -DNA聚合酶及其亚克隆 pRSET -A1和 pRSET -A2 ,在BL2 1 (DE3 )中表达的产物 ,经Western -blot检测其抗原性并用于检测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病人血清中的抗体。在NPC病人血清中存在抗EB病毒DNA聚合酶的IgG抗体 ,并证明DNA聚合酶的抗原性主要集中于后 2 / 3片段 (A2 )上。Western -bolt检测A2 /IgG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0 %和 1 0 0 %。对 4 6份NPC病人血清和 4 6份非NPC头颈癌症病人血清 ,用ELISA检测A2 /IgA ,敏感度为 89% ,特异度为 93 %。初步建立了ELISA检测NPC病人血清中A2 /IgG抗体的方法 ,获得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00年03期 258-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1 ]
  • 多重PCR法检测对虾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

    夏春,刘津,黄捷

    根据对虾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 (HHNBV)HHNBV - XIA 靶基因序列设计了 4个多重PCR法用引物 (P1、P2、P3、P4)。采用了五种引物组合形式分别对HHNBV -XIA、HHNBV基因和PRDV -JAPAN片段进行了特异扩增 ,建立了多重PCR检测HHNBV方法。通过优化多重PCR法检测HHNBV条件 ,可从阳性感染的中国对虾fg级DNA中定性检测出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

    2000年03期 26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54 ]
  • 应用循环逆转录PCR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

    陈燃,伍迪,唐榕,汪进,毛裕民

    循环逆转录 (circulatoryreversetranscription ,CRT)是线性增长逆转录cDNA产量的一种新技术。为了将该技术用于检测HCVRNA ,通过改变CRT的循环次数 ,结合竞争PCR ,作出标准曲线。采用 16次CRT加 34次循环PCR检测了 136例HCVELISA阳性、5 4例HCVELISA阴性和 10 8例临床可疑病人全血标本 ,并与逆转录PCR(RT -PCR)和巢式PCR (NT -PCR)的检测结果相比较 ,显示HCVRNA总检出率分别为 :5 7 9%、35 6 %、5 8 6 %。结果提示 ,CRT -PCR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提高RNA检测灵敏度的方法 ,并适合应用于定量分析

    2000年03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93 ]
  • 应用噬菌体随机9肽库筛选庚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

    曹洁,赵平,戚中田

    2000年03期 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6 ]
  • 庚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朱分禄,任浩,朱诗应,宋燕斌,戚中田

    2000年03期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1 ]
  • 黄瓜花叶病毒衣壳蛋白基因转化辣椒研究

    李华平,胡晋生,王敏,范怀忠

    2000年03期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304 ]
  • 汉坦病毒基因变异研究进展

    曲虹,杨占秋

    2000年03期 279-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41 ]
  • 泡沫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唐东红,代解杰,仝品芬,董德祥

    2000年03期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54 ]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组B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陈立栋,林爱星,刘小军,周胜花,周忠孝

    2000年03期 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77 ]
  • 植物病毒长距离转运的分子机理

    凌建群,周雪平,李德葆

    2000年03期 285-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7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