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shoufalist shoufalistpage

网络首发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宫颈癌中DNA甲基化的研究现状

王伟;程书书;朱婷婷;

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联系紧密,持续感染高危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表观遗传的重要修饰方式DNA甲基化在基因转录中发挥关键作用,基因甲基化水平异常与细胞癌变联系紧密。甲基化可表现在宿主细胞基因中,亦可表现在HPV病毒基因中,两者相互影响,在癌变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HPV基因甲基化改变,综述了宿主基因甲基化及与HPV基因甲基化关联,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宫颈癌的治疗新思路。

年 期 ;
[下载次数: 2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PXV的流行动态、遗传演化分支及其公共卫生安全挑战

景伟;陈国华;房永祥;何小兵;景志忠;

猴痘(Monkeypox,Mpox)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病毒性人兽共患病,近3年内两次被WHO认定为“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由MPXV进化亚支Ⅱb和Ⅰb毒株谱系引起,并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其中MPXV进化亚支Ⅱb毒株曾在我国输入性感染和本土隐秘性传播,波及全国至少25个省市区,目前MPXV进化亚支Ⅰb毒株也输入我国,并造成密切接触感染形成二代病例,这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该文通过对MPXV的流行动态以及不同遗传进化亚支毒株和生物学特性的介绍,探讨其从动物到人类适应后在人际间共流行的趋势和危害,为Mpox防控和公共卫生风险应对提供依据。

年 期 ;
[下载次数: 2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黄芩素拮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李昊洋;张风梅;刘莉;刘会荣;杨舒然;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黄芩素拮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功能和机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随机分为阴性对照(Mock)组、HSV-1组、黄芩素低剂量(25μmol·L~(-1))组、黄芩素高剂量(100μmol·L~(-1))组,除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细胞均用感染复数(MOI)为1的HSV-1感染24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评估不同剂量(12.5、25、50、100μmol·L~(-1))黄芩素处理或不同滴度(0.1、1、10 MOI)HSV-1感染24h后的细胞毒性反应,并检测12.5、25、50、100μmol·L~(-1)黄芩素处理24h后对HSV-1诱导的HUVECs活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HUVECs的迁移;逆转录定量PCR(RT-qPCR)用于检测各组HUV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CD31)、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分子对接分析验证黄芩素与IL-17A蛋白之间的结合活性。本实验结果显示,与Mock组相比,黄芩素处理组的HUVECs活力未见显著变化;而HSV-1感染组的HUVECs活力和迁移显著增多,VEGFA、CD31和IL-17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HSV-1组相比,黄芩素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处理均抑制了HSV-1诱导的HUVECs活力和迁移,并降低了VEGFA、CD31和IL-17的mRNA表达。此外,分子对接分析表明,黄芩素能够与IL-17A蛋白稳定结合,结合亲和力=-7.0 kcal·mol-1。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表明,黄芩素通过靶向抑制IL-17A通路抑制HSV-1诱导的HUVECs血管形成。

年 期 ;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西尼罗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双价重组DNA疫苗的构建及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应答研究

舒畅;李梦哲;翟程程;赵志敏;单徐畅;邴佳洛;祁振勇;邓瑶;翟德胜;谭文杰;

构建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与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的新型双价重组DNA疫苗并在小鼠中评价其免疫原性。本研究以WNV的prM-E蛋白和CHIKV的C-E3-E2-6K-E1或E3-E2-6K-E1蛋白为靶抗原,构建了WNV和CHIKV双价重组DNA疫苗VRC-PrME-2A-CE和VRC-PrME-2A-E。转染HEK293T细胞后通过Western blot验证目的蛋白的表达。两剂次同源免疫小鼠,通过ELISA和Elispot进行体液与细胞免疫检测,并与表达WNV-XJ11129-3株的prM-E蛋白的WNV单价DNA疫苗VRC-prME和表达CHIKV 181/clone25的C-E3-E2-6K-E1蛋白的CHIKV单价DNA疫苗VRC-CE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双价DNA疫苗构建成功。重组双价DNA疫苗单剂或加强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较高水平抗原特异性IgG,且与单价疫苗滴度相当。细胞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加强免疫后VRC-PrME-2A-CE表现出针对CHIKV E1和CHIKV E2最高的分泌IFN-γ的T细胞水平,但与单价疫苗VRC-CE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成功构建两款针对WNV和CHIKV的双价DNA疫苗,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产生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新型WNV和CHIKV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应用提供了实验参考。

年 期 ;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嵌合广谱中和抗体工程化外泌体的构建及中和HIV病毒活力测定

周颖;董廷;高阳;吕启航;马妍;周梦莹;张晓龙;顾潮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可造成免疫系统衰竭的高致命性的传染病。尽管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但由于不能清除CD4+T细胞中的HIV潜伏病毒库,因此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近年来,广谱抗HIV中和抗体在HIV‐1感染的阻断及临床免疫治疗中效果显著,然而,抗体治疗仍面临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有效通过血脑屏障等生物屏障、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免疫抑制,以及半衰期较短。外泌体作为新兴的药物递送系统,具有低免疫原性、能够跨越生物屏障、靶向能力广泛且精准并能够在体内持续释放治疗分子等优势,近年来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发现瞬时转染HIV广谱中和抗体质粒的HEK293F细胞表达并分泌抗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嵌合广谱中和抗体的外泌体,接着探究广谱中和抗体在外泌体上的含量并通过BLI验证与HIV‐1 gp120抗原蛋白的亲和力,随后测定携带copGFP报告基因的HIV假病毒滴度,并与抗体外泌体孵育后再感染TZM‐bl细胞,通过荧光强度定量及萤光素酶活性定量分析计算出抗体外泌体的中和活力大小。结果表明,HIV广谱中和抗体成功嵌合到HEK293F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上,进一步研究发现,VRC EXO对国内流行的CRF‐07BC毒株的gp120抗原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同时,相同质量抗体条件下,外泌体携带的抗体对NL4‐3和Q23假病毒毒株的中和活力比游离状态的抗体高2.3‐3.2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嵌合HIV广谱中和抗体外泌体系统,相较于传统抗体疗法,该平台在靶向递送、免疫原性、跨生物屏障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的广泛性等方面均展现出更大的优势,为HIV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治疗方案。

年 期 ;
[下载次数: 2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朊病毒感染所致血脑屏障损伤及益生菌对血脑屏障保护效应的研究

王远;梁冬林;张卫卫;高利萍;肖康;董小平;石琦;

朊病毒病是由朊病毒蛋白异常折叠并沉积于脑组织引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海绵状空泡样变性,神经元丢失和胶质细胞增生等,导致快速进展性痴呆、肌阵挛和无动性缄默等。本研究利用动物和细胞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发现朊病毒感染显著降低了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和ZO-1的表达,表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结构受损。进一步研究显示,益生菌(丁酸梭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处理可显著增加感染仓鼠脑组织中Claudin-5和ZO-1的表达,改善BBB损伤。利用免疫组织荧光法揭示Claudin-5和ZO-1主要表达于神经元,提示神经元在维持BBB功能中可能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朊病毒感染所致血脑屏障损伤及益生菌及SCFAs对BBB的保护效应,揭示了朊病毒感染导致的BBB损伤机制,同时也为益生菌和SCFA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年 期 ;
[下载次数: 2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山东省2022-2024年蚊虫中乙脑病毒的感染状况和基因特征分析

林小娟;程允堂;袁心雨;王萌萌;徐爱强;许晓杰;陶泽新;

为了解蚊虫中乙脑病毒的感染状况,掌握其遗传变异特征,我们于2022-2024年期间,每年8月份在山东省7个监测点的猪圈和牛圈中使用手持吸蚊器或紫外诱蚊灯两种方式捕捉蚊虫,将其分类计数后,将50只左右蚊虫作为一份样本进行分管研磨,提取总RNA,使用荧光定量PCR进行乙脑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进行乙脑病毒PrM基因和E基因的逆转录PCR扩增、Sanger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期间采集7种蚊虫61 706只,其中三带喙库蚊35410只(57.39%),骚扰阿蚊13 172只(21.35%),淡色库蚊10 043只(16.28%),为三大优势蚊种。将所有蚊虫分为1270份样本进行检测,共检出乙脑病毒核酸阳性蚊虫样本45份,其中38份来自三带喙库蚊,4份来自骚扰阿蚊,3份来自中华按蚊,其他蚊种未检出阳性。2022、2023、2024年蚊虫乙脑病毒的最小感染率分别为0.64‰、1.42‰、0.29‰。PCR产物测序后共获得39条PrM基因和18条E基因序列,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本研究乙脑病毒基因序列均属于1b型,但构成了多个分支谱系。研究结果证实山东省流行的乙脑病毒以基因1型为主,研究期间蚊虫中乙脑病毒携带率处于较低水平。

年 期 ;
[下载次数: 2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水环境中病毒样本富集方法研究进展

张梦思;郑珍珍;刘敏;任静强;

水环境中的病毒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有效监测与防控依赖于高效的病毒富集与检测技术。作为监测灵敏度的核心环节,水样本前处理中的病毒富集方法直接影响检测效率与可靠性。本文系统综述了膜吸附-洗脱法、超滤法及絮凝沉淀法等常见病毒富集方法的原理演化、技术优势与局限性,并探讨其优化策略及应用前景。研究表明,上述方法在提高病毒检测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最后,本文对不同富集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展望未来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逐步实现富集高效化与标准化,为水环境病毒污染的精准监测及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支撑。

年 期 ;
[下载次数: 5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2019-2023年中国狂犬病疫情监测分析

张娜;许晓诺;张明慧;于鹏程;刘淑清;刘茜;陶晓燕;朱武洋;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2023年中国狂犬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狂犬病近年的流行形势和防控效果,为防控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2019-2023年,我国狂犬病疫情持续下降,累计报告病例902例,实验室诊断率22.06%,临床诊断率77.94%。疫情波及范围由2019年的21省222县(区)缩小至2023年的17省101县(区),报告病例数低于10例的省份由2019年的20省增加到2023年的28省,高发县(区)主要分布在湖南西南部、河南南部和安徽西部地区。病例分布呈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农民占病例总数的71.2%;男性病例数约为女性的2倍;65岁以上人群发病占比呈上升趋势,2022年高达44.36%。5年全国共上报3起一犬伤多人事件,远低于实际发生数。研究结果提示,我国狂犬病防控需加强实验室诊断能力,增强监测力度,系统化推进狂犬病的消除进程。

年 期 ;
[下载次数: 6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酶法预处理联合应用对H9N2禽流感病毒灭活效果评价的初步研究

王慧;王明明;张杰琼;王娇;李颖;王大燕;王世文;卢学新;董婕;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禽流感病毒灭活效果评价方法。传统方法通过鸡胚繁殖或细胞培养对禽流感病毒灭活效果进行定量检测,但存在操作时间长且无法客观反映残余病毒量的局限性。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虽可作为直接定量消毒剂作用后的残余病毒量的一种方法,但无法评估病毒的感染性。本研究将RT-qPCR技术与酶法预处理相结合,对中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和75%乙醇灭活H9N2病毒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333 U/mL的蛋白酶K处理30 min,可有效降解受损的病毒囊膜蛋白;随后使用0.2 mg/mL的RNase A处理30 min,可降解裸露的病毒RNA。1%和0.25%的苯扎溴铵分别作用5 min后,经酶法预处理联合RT-qPCR检测,病毒基因组水平分别降低5.67和5.62 lg拷贝数/μL;75%乙醇作用1 min,病毒基因组水平降低5.65 lg拷贝数/μL;作用时间延长至5 min时,病毒基因组水平降低至检测值以下。本研究通过RT-qPCR联合酶法预处理建立了定量评价苯扎溴铵和75%乙醇有效灭活H9N2禽流感病毒的方法 。

年 期 ;
[下载次数: 20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