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Back paperBackPage paperBackDate

2024年 06期

上一期 下一期 简明模式 完整模式
述评

全球戊型肝炎的预防控制—进展及挑战

庄春兰;吴婷;夏宁邵;

戊型肝炎(戊肝)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之一。近年来,戊肝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受到关注,实验室诊断技术与戊肝疫苗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然而,戊肝的全球防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数据、高性能诊断工具的普及不足,以及高风险人群尚未全面纳入疫苗接种范围等。本文总结了全球戊肝的流行现状、实验室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讨当前戊肝防控工作的难点与挑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行动计划和戊肝防控提供参考。

2024 年 06 期 v.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81991490),题目:影响疫苗效应的关键因素及其调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20720220006),题目:全链条快速疫苗与分子诊断应急响应技术体系建设~~
[下载次数: 32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猴痘Ⅰ型毒株疫情流行新态势及其公共卫生风险应对策略与建议

景伟;何小兵;房永祥;陈国华;高真贞;张亚岭;苏洋;郭慧琛;景志忠;

猴痘(Monkeypox,Mpox)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病毒性人兽共患病,现被WHO第二次认定为构成“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2-Mpox疫情主要由MPXV进化支Ⅱ毒株B1谱系,通过男-男性行为接触方式主要在欧美等地区的人际间流行,但已于2023年5月解除了危机状态。然而,由MPXV进化支Ⅰb毒株谱系自2023年9月前后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等非洲地区多个国家大规模暴发流行,并在非洲地区之外的瑞典、泰国等国家首次发现相应的输入病例。由于MPXV进化支Ⅰ型毒株毒力比Ⅱ型更强,致死率更高,传播方式更多,人们担心该疫情可跨国、跨洲际传播,可对全球造成巨大危害和威胁。本文重点通过猴痘Ⅰ型毒株疫情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暴发流行态势、临床特征以及流行毒株遗传演化适应人际间传播关键点的介绍,以期为我国新一波猴痘防控和公共卫生风险提出预警和应对依据。

2024 年 06 期 v.40 ; 国家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专项(项目号:125161031),题目: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监测与防治;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32473069),题目:我国LSDV疫苗样重组流行毒株及其再重组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次数: 3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4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呼吸道病毒研究专题论著

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M49L及T93I突变体多维生化性质表征

杨润泽;王莉;陈聪聪;潘朋朋;孙佳聪;陈成;

2019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持续性的威胁。在新冠病毒编码的众多蛋白中,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由于其酶切功能的重要性、高度的保守性以及在人体内无同源蛋白的优势,成为了当前抗新冠药物开发的核心靶点之一。然而,随着病毒持续进化,Mpro出现了众多突变,这些突变在各结构域上分布广泛,影响Mpro各种性质,从而促进了SARS-CoV-2的持续进化。本研究选取了活性中心的M49L以及远离活性中心的T93I两个天然高频突变进行包括蛋白聚集状态、酶动力学以及热稳定性等生化性质的表征,发现M49L和T93I突变对聚集状态和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对Mpro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99%以及12%。本研究成功揭示两个突变对Mpro生化性质的影响,为后续抗新冠药物开发提供了指导。

2024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8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冠病毒感染和疫苗接种人群血清中和SARS样冠状病毒效果研究

谢湘平;伍谦;王岐洁;

新冠病毒(SARS-CoV-2)给全球健康、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仍在流行并持续变异。因此,了解不同人群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水平以及该抗体交叉中和其他冠状病毒的能力,对后续的新冠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了三组人群的血清样本:(1) 27名接种了两针或三针灭活疫苗后再感染Omicron BA.5/BF.7突变株的人群(灭活疫苗+BA.5/BF.7感染人群);(2) 23名感染SARS-CoV-2原始毒株后再接种两针或三针灭活疫苗的人群(原始株+灭活疫苗人群);(3) 21名已接种灭活疫苗但无感染史的人群(灭活疫苗+未感染人群)。同时,构建SARS-CoV-2原始株、SARS-CoV和5种SARS样冠状病毒(RaTG13、 GXP5L、SZ3、Civet007、WIV1)以及4种Omicron突变株(BA.5、BF.7、XBB.1.5、EG.5.1)的刺突蛋白(S)的假病毒系统,用于检测上述人群血清的中和能力。结果显示,三组人群对SARS-CoV-2原始株具有较高的中和活性,但对于其他冠状病毒株的中和滴度普遍降低。原始株+灭活疫苗以及灭活疫苗+未感染人群的血清能有效中和SARS-CoV-2原始株、SARS-CoV-1和其他SARS样冠状病毒,提示这些血清对于未来SARS样冠状病毒的溢出具有潜在预防作用。相比之下,灭活疫苗+BA.5/BF.7突破感染人群产生的中和抗体对于SARS-CoV-1、SZ3、Civet007、WIV1的交叉中和活性显著降低。值得警惕的是,Omicron突变株XBB.1.5和EG.5.1几乎完全逃逸了三组人群血清的中和作用。本研究评估了三个不同人群的血清对多种新冠突变株和SARS样冠状病毒的中和活性,为后续应对新冠持续流行和潜在SARS样冠状病毒溢出提供科学参考。

2024 年 06 期 v.40 ; 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号:2020GX76),题目:COVID-19康复患者免疫状态评价;邵阳市科技计划重点创新项目(项目号:2023GZ2016),题目:新冠疫苗诱导高效中和抗体的免疫机制研究;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课题(项目号:B202303087545),题目:广谱交叉SARS-like冠状病毒的中和抗体筛选以及抗体特征研究;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2024JJ7468),题目:新冠康复患者长效免疫应答:浆细胞与TFH细胞应答动力学的持续性跟踪~~
[下载次数: 24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重配疫苗株产量评估与基因特性研究

白红岩;李希妍;黄维娟;隗合江;成艳辉;唐静;王大燕;辛丽;

本研究基于我国流感监测数据,筛选2023年我国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利用经典重配方法构建鸡胚高产重配疫苗株(High growth reassortants, HGR),研究基因组成特性对疫苗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筛选出的5株代表株(HA属于2a.3a.1分支)构建18株HGR,其HA滴度是野毒株(Wild type, WT)的1-32倍,HA蛋白产量是WT的1~15倍。18株重配株内部基因插入母本毒株内部基因的数量为1~6个片段。HGR表面基因和内部基因均影响病毒生长和复制,WT自身产量较高有利于获得较高HA产量的重配株。HGR的六个内部基因中,鸡胚高产母本毒株A/PR8/32(PR8)的M基因是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HGR的高频重配基因,对提高产量贡献最大。PR8的PB1基因与H3N2流感病毒表面HA和NA基因兼容性最差。HGR中来自母本毒株的内部基因数目与疫苗产量不成线性关系,存在随机性。本研究对于探究流感HGR产量与表面基因和内部基因的关系,筛选重配用WT和HGR具有重要意义。

2024 年 06 期 v.40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项目号:L212006),题目:流感病毒高产疫苗株基因特性研究与疫苗产量评价~~
[下载次数: 11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0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2023-2024流感监测年度中国大陆流行的季节性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巴洛沙韦的敏感性

隗合江;李希妍;成艳辉;曾晓旭;谢怡然;唐静;邹淑梅;董丽波;肖宁;李明泽;王大燕;黄维娟;

为了解我国大陆流行的季节性流感病毒对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敏感性,本文对2023-2024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季节性流感病毒进行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巴洛沙韦的耐药检测。基于表型方法检测的5 341株季节性流感毒株中,9株A(H1N1)pdm09亚型对Oseltamivir敏感高度降低,NA基因上有H275Y位点的变异;2株B/Victoria系对Oseltamivir和Zanamivir敏感性均降低,NA基因上分别有I348T和D197N位点的变异。基于基因型方法检测的1 207株季节性流感毒株中,1株A(H1N1)pdm09亚型在PA基因上有K34R和E198K位点的变异,2株A(H3N2)亚型在PA基因上有L28P位点的变异,提示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降低。因此,上述监测数据表明2023-2024年我国大陆流行的季节性流感病毒总体上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巴洛沙韦敏感,这两类药物依然是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的适当选择,而密切监测病毒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是必要的。

2024 年 06 期 v.4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22YFF1203201),题目:病毒变异演化预测与预警技术基础体系建立~~
[下载次数: 16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3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偏肺病毒假病毒阳性标准品的制备与鉴定

郑诗源;黄益曼;孟小草;贺佳阳;宋敬东;麻粉莲;郑丽舒;

为制备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假病毒阳性标准品,并用于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本研究对335条HMPV全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选择HMPV基因表达量高且进化较为保守的N基因构建重组假病毒颗粒。合成全长1 185 bp的N基因序列并与CD513B载体进行重组连接,采用第三代慢病毒包装体系构建HMPV假病毒颗粒,超速离心浓缩后感染HEK293T细胞,RT-qPCR核酸检测N基因和透射电镜观察鉴定重组假病毒颗粒,确定假病毒阳性标准品使用浓度,进一步评价阳性标准品的热稳定性和均一性。研究结果显示,包装获得的HMPV假病毒颗粒能够感染HEK293T细胞,假病毒颗粒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毒样结构,直径在150~200 nm之间,并带有G蛋白刺突。HMPV假病毒稀释103倍后Ct值最适于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均一性和稳定性可达到阳性标准品要求。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HMPV N基因全长的假病毒颗粒,可作为核酸检测方法的阳性标准品,实现HMPV核酸提取和核酸检测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

2024 年 06 期 v.40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号:IVDC-202304),题目:基于铁蛋白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偏肺病毒二联纳米颗粒疫苗研究~~
[下载次数: 13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6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类病毒研究论著

双氢青蒿素联合七氟醚调控PERK/CHOP通路对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诱导的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罗琼;彭思思;罗晶;

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是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因,其感染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迫切需要阐明其作用机制。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多、疗效不佳等原因,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首先使用JEV感染小鼠,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分析病原分布;检测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检测大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探究了NS1、 PERK、CHOP相关通路蛋白表达。随后我们选用了双氢青蒿素联合七氟醚的治疗方案,并对其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JEV感染后,荧光标记病毒周围大量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细胞坏死,小鼠MWT和TWL明显下降,脑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SOD和CAT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NS1、PERK、CHOP表达明显上调。双氢青蒿素联合七氟醚治疗后,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缓解,且氧化损伤被抑制,小鼠MWT和TWL明显上升,NS1、PERK、CHOP表达明显下调。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双氢青蒿素联合七氟醚可通过PERK/CHOP通路抑制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发挥其神经病理性疼痛保护作用。本研究阐述了JEV感染机制,同时预估了JEV中的NS1蛋白具有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2024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15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逆概率权重法和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模型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上市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

刘天;贺启文;宋开发;向泉;阮德欣;秦周;王霄晔;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定量计算EV71型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疫苗上市对EV71型和其他型别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首先利用2012-2019年荆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逆概率权重法构建调整后的EV71型、CoxA16型和其它肠道病毒HFMD时间序列。再对2012-2016年调整后荆州市手足口病时间序列拟合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模型并预测2017-2019年发病数,采用反事实推断原则定量估计EV71型HFMD疫苗上后各亚型HFMD发病数变化。对不同年龄组进行亚组分析。相对减少(Relative reduction,RR)用于评价下降作用大小。2011-2019年荆州市累计报告HFMD57 286例,其中确诊病例11 238例,占比19.62%。建立广义线性模型所有参数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C=55 615,AUC曲线下面积为0.60。2011-2016年EV71型HFMD重构时间序列拟合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为16.61%,R2=0.73。基于模型估计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2017-2019年荆州市EV71型手足口病减少了3 577例(95%CI:2 893例~4 261例),RR=33.70%,95%CI:29.14%~37.71%。分年份来看,2017年未见明显减少(RR=-141.60%,95%CI:-150.83%~-133.03%);2018年、2019年下降相当,RR依次为84.42%(95%CI:81.60%~86.49%)、81.28%(95%CI:24.54%~89.31%)。CoxA16型及其他肠道病毒未见明显减少(RR<0)。分年龄来看,0~2岁、3~5岁、6岁及以上RR依次为68.28%(95%CI:66.81~69.62)、20.97%(95%CI:19.55%~22.34%)、-478.56%(95%CI:-480.59%~-476.55%)。2017-2019年荆州市EV71型HFMD病例在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上市后明显下降。

2024 年 06 期 v.40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的运行(项目号:102393220020010000017),题目:应急综合业务管理~~
[下载次数: 23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miR-183-5p/THBS1轴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吴耿刚;姚叶萍;姚金科;王理想;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非细胞病变DNA病毒,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严重的肝脏疾病。目前认为HBV诱导的HCC涉及病毒因素和多个宿主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非编码RNA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有研究表明circRNA THBS1通过吸附miR-129-5p调控基因SOX4的表达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然而,circRNA THBS1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miRNA在多种癌症中作为致癌物或抑癌因子调控肿瘤的形成。本研究拟探究HBV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具体作用机制,CCK8和Transwell实验探究HBV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183-5p和THBS1的关系;qRT-PCR检测miR-183-5p和THBS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增殖、迁移相关蛋白PCNA、MMP2和MMP9水平。在本研究中,用含HBV基因组的腺病毒感染HepG2细胞记为HBV组,正常HepG2细胞记为NC组。将过表达miR-183-5p、过表达miR-183-5p+沉默THBS1病毒载体转染至HBV感染的HepG细胞中,记为miR-183-5p过表达组、miR-183-5p+THBS1沉默组。与NC组相比,HBV组内miR-183-5p表达水平降低,THBS1表达水平升高,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与HBV组相比,miR-183-5p过表达组、miR-183-5p+THBS1沉默组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通过降低miR-183-5p表达上调THBS1,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2024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20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 下一页 尾页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