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呼吸道病毒研究专题论著

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重配疫苗株产量评估与基因特性研究

白红岩;李希妍;黄维娟;隗合江;成艳辉;唐静;王大燕;辛丽;

本研究基于我国流感监测数据,筛选2023年我国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利用经典重配方法构建鸡胚高产重配疫苗株(High growth reassortants, HGR),研究基因组成特性对疫苗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筛选出的5株代表株(HA属于2a.3a.1分支)构建18株HGR,其HA滴度是野毒株(Wild type, WT)的1-32倍,HA蛋白产量是WT的1~15倍。18株重配株内部基因插入母本毒株内部基因的数量为1~6个片段。HGR表面基因和内部基因均影响病毒生长和复制,WT自身产量较高有利于获得较高HA产量的重配株。HGR的六个内部基因中,鸡胚高产母本毒株A/PR8/32(PR8)的M基因是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HGR的高频重配基因,对提高产量贡献最大。PR8的PB1基因与H3N2流感病毒表面HA和NA基因兼容性最差。HGR中来自母本毒株的内部基因数目与疫苗产量不成线性关系,存在随机性。本研究对于探究流感HGR产量与表面基因和内部基因的关系,筛选重配用WT和HGR具有重要意义。

2024 年 06 期 v.40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项目号:L212006),题目:流感病毒高产疫苗株基因特性研究与疫苗产量评价~~
[下载次数: 11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0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短篇论著

EBV感染患儿异型淋巴细胞和PBL比值与EB病毒载量的关系研究

刘剑烽;吴伟;张锐;

为探究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EBV)感染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比值与EBV-DNA载量的关系,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86例EBV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RT-q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EBV-DNA载量,并根据EBV-DNA载量将患儿分为EBV-DNA阳性组和EBV-DNA阴性组,检测患者血常规,统计分析淋巴细胞数据,并通过显微镜镜检外周血涂片,计数异型淋巴细胞,最终计算其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EBV感染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和PBL比值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共有73例患儿EBV-DNA呈阳性,阳性率为39.25%,且EBV-DNA阳性组载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不同性别间EBV-DN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1~3岁患儿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EBV-DNA阳性组患儿的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和PBL比值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揭示,随着EBV-DNA载量增加,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和PBL比值均呈上升趋势,且两者与EBV-DNA载量均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及PBL比值密切相关,且1~3岁患儿EBV-DNA阳性率显著较高。因此,监测上述指标对于EBV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控及制定年龄特异性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024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9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类病毒综述

细胞来源培养的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李双丽;吴雅楠;吴雯西;赵宸;廖国阳;李卫东;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相应的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传播及流感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由于基于鸡胚培养的流感疫苗在面临大流行威胁时可能存在鸡胚无法及时供应、难以快速大规模的生产疫苗等不足,细胞来源培养的流感疫苗的开发与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目前开发的用于生产流感疫苗的几种生产细胞(MDCK、Vero、PER.C6和昆虫细胞)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优缺点以及不同细胞培养的流感病毒的工艺及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2024 年 06 期 v.40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项目号:2021-I2M-1-043),题目:创新疫苗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次数: 45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短篇论著

大连市2022-2023年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王越;郎兴莹;肖冰;华近;于蕾;薄志坚;栾明春;

本文主要研究大连市2022-2023年手足口病重要病原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VP1区的基因进化特征。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手足口病疑似病例1677例,利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利用RTPCR对CVA16核酸阳性标本VP1区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使用肠道病毒在线定型工具(Enterovirus genotyping tool version 1.0)进行病毒型别鉴定。从GenBank下载参考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和MAGE11.0软件对CVA16的VP1区进行氨基酸变异分析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全部1677个病例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 472病例,阳性率为87.78%,其中CVA16型共252个病例(17.12%)。CVA16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3~6岁,4岁以上儿童CVA16病毒感染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大连市手足口病的2022年和2023年主要病原体分别是CVA16和CVA6,其中CVA16在2022年的主要基因型是B1c亚型,2023年的主要基因型是B1a亚型。本研究获得CVA16的VP1区序列168条,其中有82株属于B1a亚型(82/168,48.81%);73株属于B1c亚型(73/168,43.45%);13株属于B1b亚型(13/168,7.74%)。

2024 年 06 期 v.40 ;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号:2022JJ13SN082),题目: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急性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快速分析平台建立及应用研究; 大连市医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号:2211031),题目:大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基因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次数: 15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短篇论著

2023年宁夏地区HIV-1耐药与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刘义昌;裴建新;马小发;司冰倩;马春花;李钰峰;朱晓虹;杨东智;吴忠兰;

分析2023年宁夏地区HIV/AIDS患者的基因型耐药情况、分子传播网络特征。选取2023年宁夏地区病毒载量>200copies/mL的HIV/AIDS患者的血浆样品进行扩增、测序和基因型耐药监测,判断基因亚型和耐药特征;使用MEGA11软件以TN93模型计算所有序列两两之间的基因距离,以0.013作为基因阈值在Cytoscape 3.9.1中构建分子传播网络。262例样本中亚型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88例发生耐药,总体耐药率为3.01%(88/2 919),以NRTIs-NNRTIs双重耐药(13.74%,36/262)和NNRTIs单纯耐药(13.36%,35/262)为主;107条序列(40.84%,107/262)进入分子传播网络形成18个传播簇,以男性(82.24%,88/107)、26~49岁(58.88%,63/107)、居住于银川市(55.14%,59/107)、异性传播(69.16%,74/107)为主,7种亚型进入网络,CRF01_AE亚型数量最多(59.81%,64/107)。2023年宁夏地区HIV/AIDS患者基因亚型进一步多样化,耐药位点突变类型丰富,以NRTIs和NNRTIs耐药为主,可能已经发生跨地市耐药传播,HIV-1总体流行趋势具有一定聚集性,建议应加强地市间联合干预,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与分子传播网络技术,识别快速扩张和耐药传播簇,减少HIV-1传播。

2024 年 06 期 v.40 ; 2017年宁夏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项目号:宁人社函发[2017]787号); 2020年宁夏回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项目号:宁人社函[2021]5号),题目:核酸定量检测在优化艾滋病一站式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次数: 18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学习·交流·发现论著

《病毒学报》2020-2024年学术影响力分析

魏岚;张良一;胡大伟;蒋涛;王世文;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毒学报》近5年(2020-2024年)发表的论文进行系统分析,评估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发现期刊年度发文量保持稳定;基金资助论文比例逐年提升,且其学术影响力普遍高于非基金论文;在高被引论文研究领域分布中,虽然分子特征分析类基础研究论文数量最多,但疫苗研究和药物研发等应用研究论文具有更高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另外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的论文影响力尤为突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旨在为《病毒学报》未来的发展战略和编辑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以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基于分析结果,建议期刊继续加强特色栏目建设、扩大优质作者群体、提升新媒体传播效率,以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024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9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短篇论著

血清sCD89、C1GalT1变化与HBV感染IgA肾病以及HBV-DNA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刘蔚;华斐;凌凯;付天文;

本研究通过纳入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2021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133例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39例作为感染组,94例未感染者作为未感染组。另选取无肾脏疾病的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患80例作为对照组。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查感染组血清HBV-DNA载量,根据载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高载量组(n=19)、中载量组(n=12)和低载量组(n=8),比较各组患者血清sCD89、C1GalT1水平差异,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其对IgAN伴HBV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感染组血清sCD89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C1GalT1较对照组和未感染组偏低,且随着感染组患者HBVDNA载量的升高,血清sCD89呈升高趋势,血清C1GalT1呈降低趋势(均P<0.05)。血清sCD89、C1GalT1水平单独检测诊断IgA肾病HBV感染的AUC分别为0.737(0.623~0.871)、0.755(0.634~0.881),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后,其AUC提高至0.916(0.815~0.92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89水平与IgA肾病伴HBV感染患者HBVDNA载量呈正相关(r=0.604,P<0.05);血清C1GalT1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711,P<0.05)。提示血清sCD89和C1GalT1水平变化与IgA肾病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HBV-DNA载量的增加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2024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10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类病毒综述

MOV10在细胞生物学与抗病毒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柳永赛;宋雨濛;王化磊;张海丽;

莫洛尼白血病病毒10(Moloney leukemia virus 10, MOV10)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的RNA解旋酶,是DICER-AGO介导的miRNA通路中无膜细胞器P-Bodies的重要组成蛋白,在肿瘤侵袭、胚胎发育、转座子逆转录等方面发挥作用。近年来又发现,MOV10可作为天然免疫限制因子,在病毒感染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结构特征或者参与到干扰素通路等方式来调控病毒的复制。本文主要阐述了MOV10的发现、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重点综述了MOV10在抗病毒功能方面的相关作用与机制,以期为MOV10抗病毒机制的阐明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 年 06 期 v.40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20230101172JC),题目:天然免疫限制因子MOV10限制狂犬病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载次数: 1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述评

猴痘Ⅰ型毒株疫情流行新态势及其公共卫生风险应对策略与建议

景伟;何小兵;房永祥;陈国华;高真贞;张亚岭;苏洋;郭慧琛;景志忠;

猴痘(Monkeypox,Mpox)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病毒性人兽共患病,现被WHO第二次认定为构成“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2-Mpox疫情主要由MPXV进化支Ⅱ毒株B1谱系,通过男-男性行为接触方式主要在欧美等地区的人际间流行,但已于2023年5月解除了危机状态。然而,由MPXV进化支Ⅰb毒株谱系自2023年9月前后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等非洲地区多个国家大规模暴发流行,并在非洲地区之外的瑞典、泰国等国家首次发现相应的输入病例。由于MPXV进化支Ⅰ型毒株毒力比Ⅱ型更强,致死率更高,传播方式更多,人们担心该疫情可跨国、跨洲际传播,可对全球造成巨大危害和威胁。本文重点通过猴痘Ⅰ型毒株疫情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暴发流行态势、临床特征以及流行毒株遗传演化适应人际间传播关键点的介绍,以期为我国新一波猴痘防控和公共卫生风险提出预警和应对依据。

2024 年 06 期 v.40 ; 国家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专项(项目号:125161031),题目: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监测与防治;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32473069),题目:我国LSDV疫苗样重组流行毒株及其再重组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次数: 3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4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述评

全球戊型肝炎的预防控制—进展及挑战

庄春兰;吴婷;夏宁邵;

戊型肝炎(戊肝)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之一。近年来,戊肝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受到关注,实验室诊断技术与戊肝疫苗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然而,戊肝的全球防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数据、高性能诊断工具的普及不足,以及高风险人群尚未全面纳入疫苗接种范围等。本文总结了全球戊肝的流行现状、实验室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讨当前戊肝防控工作的难点与挑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行动计划和戊肝防控提供参考。

2024 年 06 期 v.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81991490),题目:影响疫苗效应的关键因素及其调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20720220006),题目:全链条快速疫苗与分子诊断应急响应技术体系建设~~
[下载次数: 32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